更多>> 往期回顾

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周公的《诫伯禽书》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4日 17:44

  〓 原文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1),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2),荣(3);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4),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5),贵(6);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7),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8),哲(9);博文强记而守以浅者(10),广。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先秦·周公的《诫伯禽书》)


  〓 注释 (1)士:知识分子。(2)德行:道德品行。守:保持。恭:肃敬,谦逊有礼。(3)荣:荣华显贵。(4)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5)尊盛:位高势盛。卑:低下。畏(6)贵:地位显要。(7))畏:敬畏胆怯。(8)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愚:愚拙。(9)哲:明智,聪明。(10)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译意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驰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的高下。


  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你就会见识更广。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 解读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伯禽,周公旦长子,周朝诸侯国鲁国第一任国君。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尊称禽父。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伯禽将去鲁地之前,周公作《诫伯禽书》,对伯禽作了训诫。《诫伯禽书》是中国的第一部家训书。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为政于国,必须培育谦德。要做到礼贤下士,就必须谦以待人。周公训导说:周公告诫儿子说:“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意思是说: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驰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的高下。实行谦德的必要条件是不争。有了谦以待人、为而不争的品德.就能克服“好自用”的缺点,胸怀宽广地待人接物。周公还特别强调了谦虚谨慎的重要性。他说: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周公向伯禽指出: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 周公最后说:“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 你上任去吧,不要因为做了鲁国的国君就对属下百官骄横放纵啊!


  周公的《诫伯禽书》言之谆谆,意之殷殷。最后,伯禽不负父望,几年时间就把鲁国治理成淳朴尙学的礼仪之邦。


  周公的谦德之教,在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卷三中也有记载。《韩诗外传》卷三记述周公的谦德之教后引用《周易》和《诗经》的句典作结。《周易》:“谦亨君子有终吉。”《诗经》:“汤降不迟,圣敬日跻。”《韩诗外传》卷三强调:实行谦德的好处是,“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近足以守其身”。这是因为,“夫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Copyright 2007-2019 www.gxjj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