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往期回顾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0日 11:45

  〓 原文 人苟能自立志(1),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2),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3),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4)?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 注释 (1)苟(gǒu):如果,假使。(2)“我欲仁,斯仁至矣”:出自《论语·述而》。孔子说:我想达到仁,仁就到了。(3)孜孜(zī zī):勤勉,不懈怠;专心一意。(4)御:阻挡。


  〓 译意 人如果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什么事情不可为?何必一定要借助于别人呢?我想仁,仁便达到了。我要做孔、孟,则日夜不倦,只是钻研孔孟之学,谁又能阻挡我呢?若是自己不立志,就是每天与尧舜禹汤这些圣人住在一起,也还是他是他,我是我。又与我有何关系?


  〓 解读 大凡有所成就之人,必是素有壮志之人。曾国藩也是一样。他虽然出身平凡,僻处山乡,但志在天下,心在江海。他对立志看得非常重要。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都有他明确的志向。他一贯强调“以立志为本”,他常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因而自小“困知勉行,立志自拔于流俗”。坚忍立志、宁折不弯、一往直前,这正是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事业的根基所在。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励志”之语非常多。


  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中说: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国藩的弟弟写信给哥哥,我们在家里一边干农活,一边还要料理家务,读书的环境不好,我们想到一个专门的学校,以便有一个非常好的读书环境。曾国藩回信说得很明确: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唯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此诸弟勉之而已。  经过曾国藩的一番劝诫,弟弟们都心悦诚服地用功读书,最终都学有所成。其中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更是成为湘军的一代名将。


  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的六弟国潢在一次考试中受到挫折,于是就抱怨自己时乖命蹇,满腹牢骚。曾国藩知道后对他立志之小感到很可笑,以为六弟所忧虑的事情太不值得一提了!曾国藩对此事发表了一番议论,他在家书中说: 六弟自怨数奇,余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乏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六弟屈于小试,自称数奇,余窃笑其所忧之不大也。


  讥笑弟弟志向不高远,曾国藩是有资本的,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树立了人生的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就是“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的宏远,是“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响”的气概,是“树德追孔孟,拯时俪诸葛”的决心,是“为官绝不求钱财”的清明,而绝不是“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他的志向,随着他的学习而在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完善,也在不断地高远起来。    


  两年后,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与诸弟书中,他再次对弟弟说了立志对于人生和成功的重要意义: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唯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自立坚卓之志,那么要做圣贤豪杰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孔子说过“我想要仁,仁就来了”,如果我们想做孔孟一样的人,那么我们日日夜夜都会向孔孟学习,别人又怎么可能左右我呢?要是自己没有志向,即便天天与尧舜禹汤住在一起,那最终还会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人之所以能为孔孟,能有所成就,关键不在于别的,而在于自己。只要自己有一个坚卓高远的志向,又何事不可为?成为圣贤豪杰都不在话下,那么,又有何险难迈不过、有何困境挣不脱、有何挫折会害怕呢?(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Copyright 2007-2019 www.gxjj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