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往期回顾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司马光《家范·卷一》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3日 07:37

  〓 原文 《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1),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2);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3);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4);致知在格物(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6),一是皆以修身为本(7)。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8),其所厚者薄(9),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10)!”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北宋·司马光《家范·卷一》)


  〓 注释 (1)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2)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3)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4)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5)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6)庶人:指平民百姓。(7)壹是:都是。本:根本。(8)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9)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10)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 译意 《大学》说:“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德行的人,必须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要管理好家政;想管理好家政,必须先提高自己的修养;想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必须先要有一个诚恳的态度;想要有诚恳的态度,必须先要有知识和才智;想获得知识就必须去探求事物的理。通过探求事物的理获得知识,有了知识就会产生诚恳的态度,有了诚恳的态度就会端正自己的心意,心意端正就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就能够治理好国家,先治理好国家就能够平定整个天下。从天子到一般百姓,都要将提高自己的修养作为根本。本乱而末治是不可能的,想把本来应该厚实的东西用薄的来代替,而把本来应该薄的东西用厚的来代替,都是不可能的!”这才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这才是最高的知识和智慧。所谓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意思是说,连家都管理不好,而想去治理国家,这是不可能的。


  〓 解读 司马光的《家范》是一部比较完整地反映我国封建社会家庭道德关系的伦理学著作。司马光在书中以儒家经典为根据,以丰富的史实为论据,阐述了他的封建伦理道德观点。


  《家范》首先引证《易经》、《诗经》、《大学》中有关家范的论述,得出家正而天下定、礼为治家之本的中心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对父母、子女、兄弟、姑嫂等关系做了符合礼的粗略解释。继后,从第二卷到第十卷,分别对祖、父、母、子、女、夫、妻等家庭成员提出了详细的、符合封建社会需要和家庭需要的道德要求。书中反映的司马光的家庭教育思想,尤为值得有分析地加以借鉴。


  司马光在《家范·卷一》的导言中,引用《周易》、《大学》、《孝经》中的论述,从“治家”和“治国”的关系上论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社会意义,提出:“治国必先齐其家”。“治家”、“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引用《诗经》称赞文王的德行来说明古代圣贤对治家的重视和身体力行。“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诗经·思齐》)“周文王能以身作则,用礼法感化妻子和兄弟,近而来教化全国百姓,治理国家。”司马光说,这都是古代的圣人先治理好家,然后再治理国家的典范。


  “家国同构”,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主导思想。在儒家经典中,常将家、国,君、父放在一起连带论说。《大学》除了前面引述外,还有:“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孝经·士章》:“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国。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荀子·致士》:“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


  家庭作为连结个人与国家的中间环节,决定了家风、家教的完善不仅是个体家庭和家族巩固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天下之本在家”(《中鉴·政体》)。司马光承继儒家家国同构的思想,在他的《家范》中重申儒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思想,提出“治国必先齐其家”。在他看来,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国风清;国风清,则家国兴。只有搞好家风、家教才能“齐家”,只有通过“齐家”才能实现“国治天下平”。(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Copyright 2007-2019 www.gxjj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