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往期回顾

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班固《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30日 07:10

  〓 原文 父子者何谓也?父者矩也(1),以法度教子也(2)。子者孳也,孳孳无已也(3)。(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 注释 (1)矩:法则,规矩。(2)法度: 指法令制度;法则,秩序,行为的准则。语出《尚书·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3)孳孳: 孳,通“ 孜 ”。一心一意或用心力的样子。


  〓 译意 父子的关系是什么呢?父,就是榜样,是规矩,他以法规教育孩子。孩子,就是要一心一意听从父亲的教诲。


  〓 解读 注重家庭教育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而父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角。所以,《说文解字》中释“父”时说,“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 父即父亲,作为一家之长,是立规矩、统率全家、以法度教子的人。“父”是会意字,象以手举杖之形。父为一家之长,举法杖以教子弟,率教即实行教化。父亲在家庭中垂范训导,且手持木杖,代表权威、力量、秩序和安全。“父当以教为事”,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三纲六纪》(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下·班彪列传第三十下》;《后汉书·卷七十九·儒林列传》)说:“父子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父当以教为事”,强调一个“教”字,即把父亲的责任定义在“教”上。父亲要在做人方面作子孙的纲纪、榜样。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学家邵雍写了这样两句话:“鞠育教诲诚在我,寿夭贤愚系与汝。”他把父亲的职责提到了一个高度。


  父的权威性,还真不在杖,而在修身日进的道德榜样。“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为父之天职身先垂范,父亲教育子女最要紧的不是口头说而是“施”(行动,做)。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父亲是子女最好的也是最现成的“规”和“矩”,一则言教,一则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Copyright 2007-2019 www.gxjj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