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往期回顾
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刘向《烈女传·母仪传》
〓 原文 孟母曰:“故年少则从乎父母(1),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2),我行乎我礼(3)。子何忧乎?”(西汉·刘向《烈女传·母仪传》)
〓 注释 (1)所以。(2)行:走,做,实行。义:公道、正义。(3)礼:指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 译意 孟母对儿子说:“所以,妇人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这是合乎礼仪的。现在你已经长大成人,而我已经老了!你去从事你的道义,我施行我的妇道。你还忧虑什么呢?”
〓 解读 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把它扩展为仁义之道,并以仁政作为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来追求。但他在齐国当官时,齐王不采纳他的主张,故面带忧色,靠着柱子叹息。孟母问他为什么?他答:“轲闻之,君子称身而就位,不为苟得而受赏,不贪荣禄,诸侯不听则不达其上,听而不用则不践其朝。今道不用于齐,愿行而母老,是以忧也。”我的主张不能在齐国实行,想到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所以我感到很为难。
孟母很理解儿子的心情,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即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就在这个时候,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着一个母亲成功的欢欣,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向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