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往期回顾
其或怠惰,以致败阙者,则剥落衣装,重加惩治。——陈崇《陈氏家法十三条》
〓 原文 怠惰以致败阙者,则剥落衣装,重加惩治。(唐·陈崇《陈氏家法十三条》)
〓 注释 (1)怠惰:怠慢;懒惰。(2)败阙(quē):过错,亏缺。
〓 译意 因懒惰而致过失,要剥落衣装,重加惩治。
〓 解读 义门陈氏自建庄至分析,跨两朝,历时三百三十二年,先后累受唐宋两朝数位帝王的亲笔敕赐旌表和诸多将相名流诗赋赞誉。据《宋史》记载,南陈宜都王陈叔明十世孙陈“崇为江州长史,益置田园,为家法诫子孙,择群从掌其事,建书堂教诲之”(《宋史·孝义传》)。陈氏一族在唐朝历代为官,世世同居,人丁兴旺,多达数百人,为维护大家族正言生活,使家族人员言行有章可循,子孙守继祖业,陈崇便在唐昭宗大顺元年(890)订立了成文的《陈氏家法三十三条》。其主要内容有:(1)建立家族组织,分工司职。(2)建立书堂、书屋,教育弟侄、童蒙。(3)守护先祖道院、筮法。(4)培养医生,为族人治病。(5)合居同食,共财同享。(6)男事农役,女工蚕织。
为了保证上述各项规定发挥作用,陈氏家族还制定了奖惩机制,实行劝勤责懒,奖功惩过。如对于丈夫出外办事的眷属,规定“五夜一会,酒一磁瓯,所以劳其勤也”;对养蚕“得茧多者,除给付外分别赏之,所以相激劝也”。对于经营有方,田产添修、仓廪充实者,予以加赏,而对“怠惰以致败阙者,则剥落衣装,重加惩治”。不仅如此,陈氏家族“立刑杖厅一所,凡弟侄有过必加刑责”。如:(1)“诸误过失酗饮”,各笞五十;(2)“恃酒干人及无礼妄触犯人者”,各决杖五十;(3)“不遵家法,不从家长令,妄作是非,遂诸赌博斗争伤损者,各决杖一十五下,剥落衣装,归役一年。改则复之”;(4)“妄使庄司钱谷,人于市肆,淫于酒色,行止耽滥,勾当败缺者,各决杖二十,剥落衣装,归役一年。改则复之。”此外,“执作农役,出入市肆买卖使钱,须具账目回赴库司处算明”,如不遵命,也要予以责惩。这些规定,对于维护家长权威,约束子侄的不良行为,防止他们破家败业,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