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坚守——记百色市西林县纪委信访室主任王春梅
三、坚守刚正
“案件有关人员的家属直接冲到县纪委信访室手指到我的额头上不断地指责、大骂。当时我觉得很委屈,但我想到信访室是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群众的窗口,做不好信访工作,就没办法向群众交代。”
——摘自王春梅《我的人生本色》
2006年8月的一天上午,王春梅正坐在办公室里处理信访初核案卷。忽然,一个身影闪了进来,随着一声暴怒的斥问在办公室炸开:“谁是王春梅?”王春梅循声望去,是一个中年男子怒气冲冲地站在面前。
王春梅镇定地站起身,热情招呼来人,说:“我是王春梅。有什么事吗?”
来人指着王春梅的额头气势汹汹地威胁:“你敢查我老婆的存折,我就揍死你。”
王春梅看着气急败坏的来人,想起了这段时间她和同事正在初查的一个信访件。
两个月前,王春梅接到一封举报信,反映西林县某矿产公司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
县纪委领导接到王春梅报告后,很快组织王春梅和办案人员开展调查核实。在查处中,王春梅和办案人员暂扣相关财务人员的存折。来人是当事人的家属,他是冲着这件事来的。
在安抚当事人家属的情绪之后,王春梅向他说明此次查处暂扣相关财务的依据,严肃指出公款私存是违纪违法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在事实和法纪面前,当事人家属自知理亏,悻悻地离开了。
经过3个多月的调查,西林县纪委监察局查出这家矿产公司设立多个账户将公款私存,公司领导用白条的方式,领取私存的公款用于私人开支。从2005年5月到2006年6月,这家矿产公司违纪金额达16.8万元,收缴后全部上缴国库。
“刚正不阿”是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品格。王春梅把这种政治品格植入自己的理念,嵌入自己的筋骨,化入自己的行为。
2011年6月,王春梅接到一封群众举报信,反映县直机关3个单位的领导在企业兼职,领取双份工资。县纪委领导很重视这个问题,派王春梅和另一个办案人员深入3个相关的企业调查核实。
这时,王春梅的丈夫已瘫痪在床,他需要王春梅的时刻守护。但是,查办案件刻不容缓。王春梅在查办案件和守护丈夫之间轮轴般转,尽量做到两不误。
一天中午,王春梅正在上班的路上,手机响了。她打开手机,是一个男人的但听不出是谁的声音:“王春梅,你再查这个案子,让我不好过,我也让你不得好死!”王春梅挺直身,义正词严地问:“你是谁呀!”她的凛然正气,把电话那头的人给镇住了。她反拨这个电话号码,是个女的回话,说她这里是马蚌乡街上的公用电话,刚才打电话的人开车走了。王春梅听后淡然处之,无所畏惧。
有人劝她:“你家里有病人要照顾,事情办得稍微合适就算了。”王春梅说:“纪检监察工作哪有不得罪人的?既然组织上把我安排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就得做好。”她和办案人员一起,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取证和党纪国法教育,这3名县直机关单位的领导交代了在企业兼职领取双份工资的违纪事实,退出了在企业兼职领取的工资,为所在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万多元。
有人问她,做纪检信访工作不怕别人打击报复吗?王春梅平静地说:“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尊重这份威严神圣的工作,我要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岗位。既然接受了这份工作,那就要坚守!”“坚守”二字道出了王春梅忠诚卫士的心声,令人点赞。
上一页 下一页 |
第 [1] [2] [3] [4] [5] [6] 页 |
编辑:杜建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