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莫用亲情“绑架”公权力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潘攀 李玉洁 梁艺馨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18:31 打印

  “不重视家风建设,对其子失管失教……”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了山西省吕梁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李润林严重违纪违法案的相关细节,敲响了家风建设警钟。

 

  亲情是家风传承的重要纽带。家风不正则作风难纯,家风不严则政风难清。领导干部的权力失守往往源于家风失守,在亲情的“绑架”下,用公权力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谋取私利。现实中,有的拉不下脸面,对家人的非分要求不果断拒绝,默许、纵容甚至直接帮助亲属利用其职权和职务影响力谋取私利;有的无原则送“关爱”、违反规定留“暗门”,为家族成员打招呼、铺路子,通过裙带关系为其谋取商业机会;有的甚至将亲属开办的企业当作转移、隐匿非法所得的“白手套”,最终酿成“一人当官,全家贪腐”的悲剧,对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乃至社会公平正义造成损害。

 

  领导干部把职权当作为亲属牟利的私器,说到底是公权私用的延伸,是一种变相的以权谋私行为。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一些领导干部“价值观扭曲”甚至“精神支柱倒塌”,错误地认为“有权就该为家人谋利”“只要自己不贪,家人出格没关系”,从而颠倒公私、放纵亲情,把家庭变成“权钱交易所”,把家人当作“利益代言人”,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视为“家族私产”,这种畸形的权力观、亲情观,让“亲情链”沦为“利益输送链”,结生腐败恶果。

 

  权力是把双刃剑,为公则利、为私则害,一旦被亲情左右、受亲情支配,甚至被亲情所裹挟,就容易被亲情“绑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求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强调“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必须处分,将家风建设从道德倡导升格为纪律刚性要求。

 

  家风绝非个人私事、家庭小事,而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重要屏障。唯有守住亲情关、建设好家风,才能约束好自身和亲属行为,从源头上阻断“枕边风”变“贪腐风”、“亲情关”成“沦陷关”的风险。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深刻汲取“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教训,带头树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亲情观,做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表率。要从细节抓起,明晰“公权”与“私域”的边界,明确告知家人不该吃的不要吃、不该拿的不要拿,严禁插手家属的工作、严禁违规经商办企业等,牢牢守住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要从日常严起,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点,教育家人常读廉洁书、常思廉洁理、常做廉洁事,摒弃“特权思想”,对家人的不当诉求、违规行为及时制止,不搞“护短”“纵容”,发现苗头性问题立即纠正,防止“小毛病” 演变为“大问题”。

 

  家风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更是党风政风的重要支撑。广大党员干部唯有把家风建设作为终身课题,既把好廉洁自律的“前门”,又守好家庭防线的“后门”,在亲属和子女面前答好公与私、情与法、人情与原则的“选择题”,防止公权被亲情“绑架”,才能真正让家庭成为廉洁从政的坚强后盾。(桂林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