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在破“熟”上下功夫 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1日 16:37 打印

       “龙胜是个小县,巡察人员与巡察对象都生活工作在一个区域,基本上是属地巡察、同级巡察,是在‘家门口’的巡察。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巡察,如果过不了人情关,群众对巡察工作信任度降低,巡察工作就难以开展,导致监督不彻底、不深入。”龙胜县委巡察办主任对“熟人社会”里的人情干扰深有感触。

 

  近年来,龙胜县从思想认识、队伍建设、能力培养、制度完善等方面入手,在破“熟”上下功夫,让巡察真正“长牙”“带电”,进一步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打好思想牌,深化对巡察政治责任的认识。县委将巡察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县委书记主动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多次在全县性会议上就巡察工作强调,违规干预巡察工作的必须严肃问责。每轮巡察动员会上,县纪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代表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参会并讲话,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引起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巡察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和问题。县委敢于担当、带头抵制“熟人社会”讲关系、讲人情的惯性做法,为巡察组大胆工作有效破解“熟人”干扰提供了坚强保障。

 

       打好队伍牌,选优配强巡察主力军。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及县委巡察机构等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工作统筹协调,紧紧围绕“政治过硬、信念坚定、敢于担当、作风正派”要求,严把巡察干部入口,把理想信念坚定、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揭露矛盾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巡察队伍中。在全县范围内精心选拔8名具有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干部监督、财务审计等监督一线工作经历的干部充实到县委巡察办和常设巡察组。建立高质量县委巡察人才库,分类建成巡察组长、副组长、专业人才、年轻干部共计116人的县委巡察人才库。同时,将新提拔党员干部人及时充实到县委巡察人才库,确保巡察队伍具备充足的储备力量。根据每轮巡察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异地交叉模式在人才库中选配人员,着力破除熟人社会干扰。

 

       打好能力牌,着力提升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严格巡察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每次巡察进驻前都对巡察干部进行严格培训,并由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对巡察干部提出纪律要求。狠抓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武装,每轮培训均安排“政治巡察”有关课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重要论述等内容,及时传达全国市县巡视巡察会议精神,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巡察工作研讨,加强党性修养,把斗争精神的劲头鼓到位,从思想深处严防人情干扰。同时,对标巡察工作要求和培训对象需求,严格把关培训内容,精心编制《巡察组培训教程》《巡察工作文件汇编》等2本培训教材,使培训更加符合巡察干部“口味”,更加贴近巡察具体实战。

 

       打好制度牌,健全完善巡察工作机制。规范执行回避制度,科学合理进行分组,确定巡察对象前实行巡察组长、副组长第一次回避,根据干部信息对抽调巡察干部第二次回避,巡察组成员自查进行第三次回避的“三次回避”机制。建立巡察说清打招呼登记备案制度,对于巡察说清打招呼等行为,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有重大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如实报告是渎职。完善巡察组内控机制,要求每名巡察干部都要做到“六心”,即信心、忠心、齐心、细心、专心、小心。同时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巡察期间积极为巡察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着力解决集中封闭工作期间的生活安排或补贴补休等实际问题,切实解决巡察干部后顾之忧,激励巡察干部担当作为。

 

       截至9月,龙胜县已开展8轮巡察,覆盖全县10个乡镇、60个单位,发现问题1464个,移交问题线索119条,转立案6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人。通过巡察整改,建立完善各类制度126项,责成有关单位和个人追缴、清退违纪资金190余万元,全县干部作风明显改善。(龙胜县纪委监委 张颜)

编辑:覃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