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运用信息化手段 提升巡察质效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8日 12:00 打印

  “这资金不是有结余吗,怎么没有见退回呢?”2020年6月, 博白县委第三巡察组对某镇进行常规巡察时,通过民生资金电子监督平台大数据比对系统发现本镇的民政办办理的五保户供养费结余资金流向不明问题。

 

  巡察组立即启动了联动协作机制,联合纪检、民政、政府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实地查访核验,通过查阅材料、走访调查、找人谈话,仔细对比有关票据,梳理相关工作流程,该镇民政办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套取五保金的违纪违法事实慢慢浮现了出来。

 

  据了解,2012年初,该镇民政办两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修改该镇五保户供养费报销和伪造五保户领取五保金记录等方式套取结余的五保金16176元,全部用于私人生活开支。在掌握相关的问题线索后,2020年6月,巡察组通过“巡察+纪检”无缝衔接通道,移送了县纪委监委处理。

 

  “都过去那么久了,想不到你们还能发现,一时的贪念,一时的侥幸,换来了今天严的惩处。”当这两名工作人员把这些违纪款退回的时候,内心不断的自责,后悔地底下了头。

 

  这是博白县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巡察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博白县开展每一轮巡察前,充分运用该县创建的民生资金电子监督平台大数据比对系统,运用其对比、分析、甄别功能对被巡察单位的项目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精准捕捉问题线索,并对问题线索进行整合和筛选分析、综合研判,找准重点,为巡察监督提供精准“靶向”。巡察组带着问题进行巡察,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精准度、促进线索成案率,有效推动巡察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通过巡察筛查出可疑线索226条,利用民生资金电子监督大数据平台,揪出了一批违规领取各种惠农补助和扶贫工作失职失责,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线索。其中,移交县委组织部处理5件,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24人,初步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

 

  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展常规巡察12轮,巡察单位84个,村(社区)341个,发现问题1363个,已完成整改问题1358个,督促被巡察单位建立完善相关制度116项,移交问题线索234条,纪检监察机关立案54件,有效发挥了巡察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利剑作用。(博白县纪委监委 李海斌 黄婉琪 陈佳琳)

编辑:梁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