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精准发力提高扶贫领域巡察质效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6日 15:39 打印

2019年以来,隆安县坚持巡察工作紧跟部署走,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列入巡察重点,压实巡察责任,围绕优化队伍结构、聚焦重点领域、规范线索处置、强化整改督查精准发力,提高巡察质效,强化巡察利剑作用。

 

优化队伍结构,夯实巡察基础。该县通过内部调剂、抽调借调等多种方式,从纪委、组织、宣传、财政、审计、扶贫、农业、发改、民政等部门,将政治素养高、业务技能优、协调能力强、文字功底好、原则性强、敢于较真碰硬的50名干部充实到县巡察工作人才库。根据每轮巡察单位的业务特点和巡察工作需要,科学选配、组建巡察工作组,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巡察能力。为提高巡察干部业务能力,坚持每轮巡察前举办业务培训,围绕巡察工作流程、工作重点、注意事项、方式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为巡察精准发现问题夯实基础。

 

聚焦重点领域,深挖问题线索。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着力发现问题线索。紧盯扶贫项目资金政策执行,严查各级党委(党组)是否切实担当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否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履行日常监管职责;严查重点人员是否借工作和职务之便吃拿卡要、欺上瞒下、优亲厚友、侵占群众利益;严查有无贪污挪用、截留私分、索贿受贿等违纪违法问题;严查资金监管是否安全规范;严查项目实施管理是否依规依法进行;严查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等六个方面,查找贯彻落实方面的差距和不足,着力发现扶贫领域各类违纪问题线索。

 

“严把三个关口”,规范线索处置。把好分类定性关。及时召开巡察组务会,对重要的问题线索进行定性研究分析,根据问题性质做好分类,并按程序向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书记专题会进行汇报,通过层层审核、把关,确保问题线索定性精准。把好线索办理关。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进行移交,属于违纪违法和作风方面突出的问题,向县纪委监委移交;属于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的问题,向县委组织部移交;其他问题移交相关部门;县纪委监委对巡察发现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快查快办。县委巡察办对移交办理的问题线索及时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线索移交办理时限及质量。把好结果审核关。巡察办定期汇总问题线索办理情况,向县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对问题线索的办理进行最终把关。

 

强化整改督查,做好“后半篇文章”。巡察工作的质效关键在于问题整改是否落实到位。县委巡察办将巡察发现的问题向被巡察单位反馈后,紧紧扭住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 指导责任单位建立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针对薄弱环节和漏洞,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并督促抓好整改,切实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同时,对巡察整改情况全程跟踪,实行“台账式”管理,执行问题整改销号制度,严格完成整改一件销号一件,推动巡察成果落地见效。

 

2019年先后开展3轮巡察,涉及13个县直部门、6个乡镇、63个村(社区)党组织、3个国有企业党组织,发现扶贫领域问题173个,制定和完善制度4项,移交问题线索18条,转立案11件,转立案率61%。(隆安县纪委监委 潘知胜 邓彬)
 

 

编辑:黄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