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区:跨街道“交叉巡察” 破“人情干扰”难题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2日 11:00 打印

  “村干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做了不少事情,我们对村“两委”班子信得过!”海城区第一轮向村级党组织延伸巡察,高德街道翁山村村民如此称赞村干部。

 

  巡察组进驻前期,工作人员向当地村民了解到了村干部履职情况较好,村委提供的财务账目,账面反映并无明显问题。可是,这是否就证明真的没有问题?该区从驿马跨街道派往高德开展“交叉巡察”的第一巡察组,经仔细查阅村委财务明细票据后,发现有两笔收取生产队征地补助款项存在异常。征地补偿款是专门用于补给征地农民的款项,村委为何要收取?收取的费用又如何开支?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巡察组迅速展开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谈话了解核实。

 

  在核实证据面前,村委负责人交代了以征地工作经费名义,违规向村委下属三个生产队收取30.5万元征地补偿款,未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用于发放村“两委”干部工资、购买社保金以及作为村委其他开支的违纪事实。最终,该村原党总支书记庞某某、原村委主任郭某某两人均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海城区所辖区域不大,作为北海市中心城区,人员往来频繁,由于地方小、熟人多,“熟人社会”中的人情干扰,导致巡察人员存在畏难思想情绪,更让村民群众心存疑虑,对巡察组不敢信任,出现不愿配合巡察、不积极反映情况的现象。为破解相关问题,该城区采取跨街道异地“交叉巡察”方式。各街道党工委均派出一个巡察组,由区委巡察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交叉安排到其他街道村(社区)进行巡察,用生面孔阻断熟人网络,让巡察干部不负人情包袱,轻松上阵,动真格、敢监督。通过采取跨街道“交叉巡察”,让被巡察村(社区)群众减少顾忌,增强讲真话的底气和勇气,有效破解“人情干扰”的巡察难题。

 

  该城区下辖村(社区)53个,2018年以来,共开展了村级党组织“交叉巡察”3轮,巡察村级党组织44个(其中在巡1轮12个,完成32个),占全区村级党组织83%,开展个别谈话472人次,查阅相关资料、台账6481份,累计发现问题265个,移交问题线索59条,立案25件,查处党员25名,挽回经济损失34.72万元,巡察向村级党组织延伸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北海市海城区委巡察办   石维华)

编辑: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