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巡察+ ”模式 推动村居巡察提质增效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3日 11:36 打印

       为提升巡察工作质效,推动巡察向村一级延伸,融安县以“巡察+”模式,对辖区148个村居党组织实现了巡察全覆盖,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巡察+清单”,提升巡察质效。针对村级党组组工作特点,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项目资金管理、脱贫攻坚领域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六大方面,梳理出45项巡察监督清单,明确每个监督项目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既便于巡察组“照单看病”,也有助于靶向聚焦问题,做到巡有方、察必果。同时,将巡察前准备、进驻巡察、巡察报告、反馈及整改等重点工作,细化为47个环节,绘制成《村级巡察工作流程图》,为确保村居巡察有序开展。

 

       “巡察+宣传”,营造巡察氛围。根据巡察村居工作特点,每轮动员会后,组织涉及的村居用“大喇叭”宣读巡察内容。在宣传栏、人流密集区域张贴巡察公告及巡察标语,确保巡察工作告知不留“盲区”。借助媒体平台扩大宣传,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巡察公告,并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循环公布巡察内容、举报方式、举报电话、接访地址、电子邮箱及通信地址等。同时,要求村“两委”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等全程参与进驻动员会,引导群众知晓、关注、信任、支持巡察,推动巡察村居工作深入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巡察+查访”,深挖问题线索。采取查账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双管齐下深挖问题线索。针对被巡察村不同特点和实际,以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查阅账册等形式,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行逐一核查,做到将问题找准、摸清,挖深、挖透,确保应巡尽巡、不留死角。坚持接地气的群众路线,将一线走访调研作为巡察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走村串户”访民情、“互拉家常”听民声、“勤下田坎”察实情等“接地气”的工作方式,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借群众慧眼发现重要问题线索,增加“拍蝇打蚊”精准度。(融安县纪委监委   刘玉萍  周忱)

 

 

 

编辑:向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