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村级专项巡察发现问题线索53条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9日 15:40 打印

  今年上半年,兴宾区通过“1+2+3”巡察工作模式,在村级专项巡察中,分成五个巡察尖兵组先后走访25个行政村556户困难群众,核实扶贫领域资金57万元,发现并处置问题线索53条,查处49起50人,立案17起,党纪政纪处分18人,问题线索成案率达到100%,巡察效果明显。


  通过“1+2+3”巡察工作模式形成巡察联动机制,即:一个巡察尖兵组由一个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对应联系,两名派驻纪检组成员作为巡察主要力量,三名人员(一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一名纪(工)委书记、一名村务监督委员)作为巡察中坚力量和得力助手,由此形成区级、乡级、村级三级的联动,做到自上而下全线贯通,形成工作合力,全方位保障巡察。 


  把“四户”(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危改户)作为精准巡察摸排对象,把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问题作为巡察主攻方向。巡察前和民政、住建、扶贫等部门联系沟通,摸清 “四户”台账,包括户数、享受的政策类型、享受资金数、享受时间、资金发放情况等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和巡察公告一起张贴在被巡察行政村及辖区内的自然屯,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从中发现问题线索。
 

  每轮巡察,区委巡察办至少抽调一名干部参与巡察,其余干部每人跟踪一至两个组,亲自参与巡察组工作,使巡察干部更好掌握工作业务,提高业务水平。选优配强巡察干部队伍,要求兴宾区每个单位推荐3名综合能力较强的优秀党员干部纳入人才库,目前该区巡察人才库共180人,巡察干部队伍后备人选充足。同时,实行老中青搭档的合理人员结构,充分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


  巡察尖兵组下沉到村一级,在工作日蹲驻守农村,根据村民早出晚归劳作特点,错时上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 巡察尖兵组在接到干部群众来信来访后,及时召开小组会议,对举报的问题线索深入分析研判,及时到现场核查核实,挖出深层次问题,做到线索核实真实有效。同时,利用群众饭后到村中公共场合闲聊的机会,与群众拉家常,有意识地引导,从闲谈中发现问题线索。


  及时召开排查会,对移交的线索分析研判,指明查处方向,确保问题处置精准不走样。纪检监察室对巡察移交的所有问题线索均指定专人负责,建立专门台账进行管理,采取限期办结销号的办法,确保所有移交问题线索不遗不漏,妥善处置。同时,对巡察发现问题集中的领域,由相应的纪检监察室集中力量,快查快办,缩短处置周期,提升巡察震慑效果。(兴宾区纪委监委 韦万佳)

 

 

 

 

 

 

 

 

 

 

 

 

 

编辑:邱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