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巡察工作全覆盖 违纪问题无处藏

来源:北海市纪委 作者:蔡德仁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2日 15:18 打印

  “自巡察工作启动以来,北海市提高政治站位, 高规格搭建了市委巡察工作机构,开展了三轮巡察,向纪检机关、组织部门移送了219件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的线索,其中立案审查了62起违纪问题,涉及处级干部22人。”7月6日,北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乃学主持召开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委巡察办向领导小组提交了一份巡察工作的成绩单。
 

    2016年7月,北海市在全区率先成立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市委巡察办、落实了人员、编制,并明确了工作职责,配备专门办公场所,市辖县区也迅速行动起来,先后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保人员、经费、机制到位。
 

    为确保巡察工作的高位运行,北海市及时出台《中共北海市委员会巡察工作实施办法》,为推进巡察工作常态化提供了依据。印发《2017—2021年北海市巡察工作规划》,明确五年内完成对所管辖的县区、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近80个单位党组织至少巡察一遍的目标任务。同时,配套制定了《巡察组移交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制度》《关于加强市委巡察工作协调配合的实施意见》等一批制度,巡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为防止巡察中出现人员不足等问题,市委坚持选强配优,结合市直机关纪检组机构改革,选配15名具有丰富执纪监督经验的副处级干部担任巡察组专职副组长,壮大巡察力量。此外,北海市委组建了巡察组和成员人才库,成员主要从纪检、组织、审计等部门遴选产生。及时出台《关于北海市巡察工作人才库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凡推荐为处级后备干部的人员,应参加1次以上的巡察锻炼。每次巡察根据任务需要,采取随机调配巡察组工作人员的办法,坚持“一次一授权”、“一次一轮换”、“岗前必培训”的原则,稳步推进巡察工作。
 

    2016年7月至今,北海市共组建11个巡察组,开展了三轮巡察。各巡察组准确把握巡察工作定位,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三大问题,紧扣党的“六大纪律”。通过听取汇报、民主测评、受理举报、查阅资料、账目审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451件,与党员干部个别谈话952人次,发现问题线索219条。截止目前,市纪委已立案审查57件,涉及处级干部18人,其他问题线索还在进一步核查中。一些违规经商、公车私用、公款旅游违、规发放奖金、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等“漏网之鱼”,终究还是落入“网兜里”。
 

    在坚持常规巡察的同时,该市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专项巡察力度,增强巡察监督的针对性。先后就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及“十个严禁”情况和扶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工作巡察。仅在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工作中,就组织深入村镇开展巡察调研52批次,实地查看了27个乡镇(街道办)217个行政村。征集意见建议113条,达到了对专项工作进行“把脉问诊”的效果。同时,为有效解决地盘小、人头熟、难下手等问题积极探索县区“交叉巡察”。从今年2月起,共4各巡察组,以“一托二”方式,各巡察2个乡镇。经过两个月的“交叉巡察”,共移交问题线索32条,立案8件25人。
 

    在巡察成果运用上北海市坚持“巡察、整改、移交、审查”同步。2016年11月在巡察银海区时发现,银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杨陆担任乡镇领导期间,为帮助其三哥、五哥逃避超生政策的处理,在1996年购买2个“农转非”户籍指标,将其三哥的大儿子和五哥的大女儿登记到自己的户口簿,将叔侄(女)关系的登记为孙子(女)的关系,并于2009年另外建立户口簿,出现同一户主名下拥有三本户口簿的违规问题。巡察组依据《巡察组移交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制度》优先启动案件调查程序,迅速移交问题线索,实现“巡查结合”“立巡立查”。在巡察尚未结束时,对杨陆违规办理户籍登记,扰乱户籍登记管理秩序的违纪事实已查实,党纪处分决定也送达,充分体现了巡察工作与查办案件无缝对接和“巡查结合”的高效。
 

    对于巡察中发现的问题,该市始终做到指出“病症”、揭示“病因”、剖析“病害”、开出“药方”,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等问题反弹回潮的发生。通过对问题综合提炼,挖出深层次原因,提出治标和治本的建议,进而在全面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基础上,督促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堵塞制度漏洞。截至目前,巡察组共向被巡察单位提出建议51条,各被巡查单位共提出137项整改措施,制定或修订制度规定51项。

 

     “巡察工作是巡视工作向基层的一种延伸,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认真总结经验,不断释放了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市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