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北区:精准监督盘活村集体“家底子”
“通过将村里闲置的仓储资源租赁给周边企业,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收入。”近日,柳州市柳北区沙塘镇洛沙村党支部书记梁国荣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走进洛沙村的仓库,原本闲置的空间如今整齐堆放着附近食品加工厂生产的腌笋、酸笋等产品,成为村集体增收的“活水”。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基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柳北区纪委监委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围绕资产底数不清、产权不明、资源闲置、监管缺位等问题,推动全面清查、规范确权、深入整改,严肃查处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纪律保障。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部分乡镇存在厂房、种植大棚等资源闲置的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压紧压实责任,制定盘活方案,打通中梗阻,实行动态销号。同时整合区、镇、村三级监督力量,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座谈访谈、账目核对等举措,全程跟踪闲置资源盘活进展,推动“沉睡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源。截至目前,推动盘活乡村振兴生猪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食用菌干储项目等3个闲置项目。
此前,该区石碑坪镇纪委在对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石碑村某农产品加工企业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租金,累计拖欠33万元。该区纪委监委、镇纪委联合推动相关部门制定追缴方案,及时将欠款追回。
加强村级合同管理,是提高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效益的重要环节。该区纪委监委以推进清理、规范村级合同作为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切入点,深化“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对城区35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合同进行全面排查。针对发现的合同签订未履行民主程序、租期较长、承包价格显失公平等突出问题,通过发出工作提醒函、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促推区农业农村局制定违规合同集中清理规范方案,对简易合同进行完善,对违法违规合同予以纠治,对口头协议或未签合同进行补签,对拖欠租金行为进行追缴。截至目前,已推动整改完成超长期合同7份、补签书面合同3份、清理价款未及时履行合同11份。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综合运用巡察、审计等监督成果,梳理重点问题线索,对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线索实行快办快结、依纪依法、精准处置。今年以来,共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类问题整改61个,核查线索9条,立案4件。
为深化源头治理,该区纪委监委对日常监督、案件查办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推动相关部门完善村级财务第三方代理记账机制、规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出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化意见,指导各村依法依规管理集体资产,逐步构建起系统化、长效化的监督格局。(柳州市柳北区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1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