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一线监督破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潘攀 朱东华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7日 16:54 打印

  前不久,桂林市象山区纪委监委接到群众关于碧园南溪新城小区部分楼栋建成多年仍未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问题反映,立即组成专项工作组展开实地核查。原来,该小区4、6楼栋房屋未通过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竣工验收备案、应拆未拆是症结所在。对此,该区纪委监委将相关问题反馈至自然资源、住建等职能部门,“室组”联动挂牌督办,压实问题整改责任,推动134户业主成功办理不动产权证。

 

  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往往成因复杂、时间跨度长、涉及部门多,解决起来千头万绪,是不折不扣的“老大难”。桂林市纪委监委紧盯基层这个“主战场”,将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纳入集中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清单,紧盯“问题楼盘”背后的未批先建、擅自变更规划、部门推诿扯皮等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个别谈话、查阅台账、梳理12345便民热线投诉工单等方式全面摸排问题症结,点对点反馈、压实职能部门责任,以有力监督守护群众“安居梦”。

 

  监督沉下去,问题捞上来。全州县纪委监委针对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建立“纪委监委监督+自然资源部门牵头+责任部门包干”协同攻坚机制,组建4个监督检查组实地走访找准症结,推动解决物业阻挠办证、中介加价代办等问题8个。同时,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信访举报件中梳理不动产登记办证前置环节衔接不畅、欠缴税费清算追缴困难等“中梗阻”,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对“问题楼盘”一楼一策开展“清零行动”,建立健全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办法,将“竣工备案”与“产权登记”脱钩,坚决清除阻碍办证的“绊脚石”。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此前,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在审查调查中,发现该县自然资源局原四级主任科员彭某某插手不动产登记并谋取私利有关问题线索。经查,2019年至2020年期间,彭某某利用担任县国土资源局规划股股长的职务便利,为多家企业在办理不动产登记过程中“开绿灯”优先办理、快速审核,并收受好处费5.5万元。2025年8月,彭某某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撤职处分。

 

  针对该案暴露的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便利为特定关系人插队优先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并收受好处费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开展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联合住建、自然资源、税务等部门建立“一把手”直通督办机制,定期组织多部门“碰头会诊”,梳理未通过竣工验收备案无法办理不动产证等问题7类,督促相关部门举一反三化解办证问题270余个,推出特殊群体办证绿色通道、“周末不打烊”延时服务等便民举措,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不动产登记涉及土地、房产、税务等多部门协作,情况复杂、时间跨度长、涉及群众多,一旦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就会引发违规插队办理、推诿扯皮、吃拿卡要和收受房产中介或开发商的贿赂等问题。”桂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强化大数据监督赋能,依托广西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探索建立监督预警模型,整合多部门信息,对异常快速审核、非受理日核验等风险点进行扫描,从源头上压缩人为干预空间。(桂林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