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深化类案分析 打通标本兼治路径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肖遥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4日 17:46 打印

“全县16所寄宿制学校预收的685万余元伙食费已全部退还,如今全面推行‘选餐制’,学生可以根据口味自由选择、按需消费。”走进苍梧县石桥中学食堂,窗明几净,菜品琳琅满目。“现在的食堂每天都有新花样,分量足、味道好!”学生们纷纷点赞。这一看得见的变化,正是该县纪委监委深化“校园餐”领域类案分析,推动以案促改促治取得的扎实成效。

 

此前,苍梧县纪委监委在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基础上,坚持以县教育局局长徐某个案为切口,联动该领域13个案件开展类案分析,深入剖析贪腐背后的责任缺失、监管缺位、制度漏洞等问题,推动健全完善中小学食堂食材采购招标等制度机制8项,以点带面深化全县校园餐改革,让学生吃得放心、家长感到安心。

 

近年来,苍梧县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将类案分析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抓手,推动责任一体落实、“查、改、治”一体推进,实现从个案清除到系统修复、从重点惩治到全域治理的深化拓展。

 

精准施治必先找准“病灶”。该县纪委监委发挥案件查办引领作用,聚焦教育、医疗、农村集体“三资”等重点领域,将类案分析贯穿办案全过程。既注重从审查调查对象身上挖掘行业领域深层次问题,也结合日常监督系统梳理作风积弊与制度漏洞,为靶向促改提供真实依据和鲜活参考。

 

“通过梳理典型案件,发现行业主管部门日常监管不够严格,未及时排查发现异常情况……”日前,苍梧县纪委监委撰写的医疗领域类案分析报告,直指问题要害、明确整改建议,报送县委、县政府后,迅速转化为推动医疗系统自查自纠、作风整治的“行动指南”。今年以来,该县已累计制发类案分析报告4份、廉情报告12份,有效贯通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推动系统治理走深走实。

 

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是做好“后半篇文章”的关键抓手。该县纪委监委今年以来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2份,持续推动行业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医保基金使用不规范问题,推动对全县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完善内控机制;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短板,推动相关部门规范资金审批流程,健全收益分配制度。通过建立回访跟踪机制,全程“嵌入式”督促整改,确保建议“落地有声”、治理见行见效。

 

在推动制度完善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深挖类案资源,摄制《病变的“仁心”》《“校园餐”岂容“捞油水”》等医疗、教育领域警示教育片,结合类案密集通报、专题廉政党课等形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持续强化“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苍梧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