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精准监督守牢民生保障底线
“你们是否定期对各类救助保障对象的信息进行核实更新?城乡低保金、城乡特困人员救助金等各类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的补助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近日,忻城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县民政局,对社会救助资金使用发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社会救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忻城县纪委监委聚焦社会救助审核认定、资金发放、服务落实等关键环节开展靶向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职尽责,全力守牢民生保障底线。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错保”“漏保”“关系保”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大数据+铁脚板”问题线索筛查机制作用,一方面联合财政、民政等职能部门,借助财政资金监管平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等大数据系统,对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数据采集、比对分析,精准筛查漏发、多发、错发等异常信息;另一方面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成立专项督查组,围绕社会救助资金申请、审批、发放等环节,深入一线随机抽查、重点核查,通过看生活状况、问家庭情况、核经济状况,深挖问题线索,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社会救助申领工作中弄虚作假、滥用职权等行为。今年以来,全县共核查社会救助领域问题线索15件,立案4件。
“韦某某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我们现已依规取消其低保待遇。”在收到专项督查组反馈的红渡镇韦某某名下拥有小轿车,家庭经济明显好转却仍享受低保待遇后,该县民政局立即核实相关信息并进行整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督促其举一反三、全面摸排,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原则,做好救助对象资格审查、动态调整,切实提升社会救助质效。截至目前,共追回误发社会救助资金1.3万余元,退出不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2285人、城乡特困对象100人。
在强化监督执纪的同时,忻城县纪委监委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剖析问题背后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短板,通过制发监察建议、工作提示函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忻城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制度》等3项相关制度,进一步防范廉政风险,规范权力运行。(忻城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1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