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一线监督“柚”丰收
立冬时节,走进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东良村梧村糯米柚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柚树被黄澄澄的柚子压弯了枝头,郁郁葱葱的果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柚香,忙忙碌碌的果农穿梭在柚林之间采摘、分拣、挑运,构成了一幅动人而甜蜜的丰收画卷。
“我这片糯米柚有40多亩,今年收成特别好,总产量预计达7万个,比去年增加了1万多个,纯利润约达30万元。”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果农吴凤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然而,在此前开展的一次常规监督检查时,该县纪检监察干部收到的却是果农对柚子收成的吐槽。“柚子产量低、甜度低,不仅个子小,还有害虫,我们对柚子产业都快失去信心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该县纪委监委启动快速响应机制,采取“室组地”“室组局”联动监督的模式,将监督“探头”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调研、专题座谈等形式,详细了解糯米柚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找出群众烦心的症结。通过监督发现,由于相关单位在推动灌溉设施、农技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导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柚子收成。
针对监督发现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一方面向县农业农村、水利等职能部门下发督办函,要求整改水利设施,确保柚子树不缺水,保生长;另一方面,制定问题清单,下发相关部门,督促其履职尽职,推动问题整改。同时,推动相关部门以技术技能为抓手,派遣农技专家深入村屯开展春天疏花授粉、冬季修剪保果、平时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的专题培训,还及时为果园安装防虫灯、防虫黄板等,确保柚子树长得好、能结果、卖得出,有收入。
如今,监督护航有了成果,该县糯米柚产业已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种植面积已超1万亩。销路越来越宽,果农收入越来越高,小小的糯米柚成了乡村振兴的“发财树”“致富果”。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瞄准产业政策落实、惠农补贴发放、技术技能服务、党员干部作风等重点跟进监督,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截至目前,该县下沉监督40次,查处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0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件。(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1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