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 | “盛情”并非难却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蒙圆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6日 09:19 打印

“放在家门口那2桶油,你们别往家里拿,下班后我要拿去退还别人……”某年暑假,还在上班的父亲突然给家中的我和奶奶打来电话。

 

父亲以前在某单位管理项目的部门就职,小时候逢年过节,各种礼品“盲盒”就时不时出现在我家门口。

 

如果被父亲逮着“现行”,二话不说当场就把东西退回去。如果是事后发现,也坚持当天退回,用父亲的话说是“放一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在父亲的“强硬”态度下,送礼的渐渐少了,但“各种局”的邀约却多了起来,有“钓鱼局”“早茶局”“夜宵局”等等,无一例外都被父亲婉拒了。

 

“人家盛情邀请,你总是不去,太驳面子了,偶尔去一两次不要紧……”有一次,父亲刚推掉一场“晚饭局”时,母亲在一旁忍不住开口道。

 

“他们都是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工作之外的‘盛情’还是要提高警惕。”父亲严肃说道。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和母亲对那些突如其来的“盛情”也都学会了拒绝。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次爷爷生病住院,一位不认识的叔叔前来探望,临走前趁我们不注意把一个红包塞到被子下,待我们发现时人已经走远。

 

母亲立马把红包交给我,让我赶紧把红包退回。后来我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他拉着我跑进小卖店,买了几块糖给我作为奖励。我深深地记得那天吃到的糖特别甜,甜得像沁进了心里。

 

当我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后,我看到了许多被所谓的“盛情难却”裹挟而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人。

 

“礼都送我手上了,不拿不行……”“人家都邀请我那么多次了,不去不行……”在他们嘴里,都是那些人太客气、太热情,难以拒绝。

 

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父亲的话:“你或许不能揣摩别人的用心,但你可以有自己的坚守。”

 

“盛情”不难却,因为对待“盛情”抱什么态度,映照出的是党性原则和规矩意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提高辨别能力,对别有用心的“盛情”要处之有度,提高警惕,不能掉以轻心、误入陷阱。

 

每当我婉拒“盛情”的送礼和邀约时,我心里总会涌上父亲当时奖励糖果时的甜,我想这就是严守底线、远离“苦果”的甜吧!(合山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