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2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提到,湖南省耒阳市未经充分研究论证,在当地不具备童车产业集聚发展条件的情况下,提出打造“百亿级”童车产业园,由于支撑条件不足、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童车产业发展远不及预期。谋划工作严重脱离实际,反倒制约了当地发展,各地当引以为戒,避免同类问题发生。
此次对耒阳市的通报让笔者联想到生活中有这么一类人:他们说话喜欢夸大其词、哗众取宠,办事想一出是一出、眼高手低,刚接触给人感觉似乎挺有本事,处久了注定原形毕露,只会令人失望、甚至反感。这类人往往被说成是“不靠谱”“不着调”,重要的事情必不敢相托。耒阳市不顾实际打造“百亿级”童车产业园,还多次在内部材料和媒体上夸大宣传,并连续多年虚报产业园产值,就属于典型的“不靠谱”“不着调”。毫无疑问,这不仅会让群众失望,企业也会避而远之。
近期,多地公开通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不少案例涉及不顾实际、强行上马项目等情况。笔者了解到,现实中,有的干部盲目跟风,看其他城市发展快就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不顾实际跟投热点项目;有的干部当“甩手掌柜”,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导致下属只管大量引进项目,不管能否真正落地;有的干部急于展现成绩、搞“一刀切”,上马一知半解的新产业……凡此种种,不顾当地实际情况搞发展,结果往往并不如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甚至反复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干部推脱说,“我也是为了发展经济”“我是想快点把工作干好”。想干出一番成绩固然是好事,但更需沉下心来,反思问题所在、剖析背后原因。有的是因为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犯了不论证充分就上马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认识上,政绩观出现了偏差,把自己进步当成了最大的政绩,而不是为了造福人民。做好类案分析、以案示警,从出现的问题中深刻吸取教训,才能在发展的大潮中办好民生实事。
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历来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大敌。早在地方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告诫党员干部决策前务必加强调查研究。在今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举了生动的例子:“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全国各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去发展产业?”这些指导具体且深入,党员干部谋划工作、推动发展,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当地发展规律,做实调查研究,提升决策议事质效,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招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勇于担当作为,增强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能力和魄力,防止决策偏差导致一步错、步步错。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是为政者应当孜孜以求的。
编辑:何森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1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