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故事丨重复领取的养老金
前不久,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纪委聚焦民生资金安全,对全镇15个行政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身份核验等关键环节开展检查,发现绹马坪村村民杨某自2022年起,因系统显示“未完成生存认证”被停发养老待遇,但与其他村民积极申诉不同,杨某始终未就此提出异议,这一反常情况引起监督人员警觉。
该镇纪委立即联合镇社保业务部门成立核查组,一方面比对杨某自行提供的认证截图,发现其已认证的身份证号与县级养老系统内登记的号码不一致。另一方面比对社保系统数据与户籍档案时,发现长期居住于本镇的杨某,竟与贺州市公会镇杨会村的“杨某”在姓名、照片上高度吻合。且杨某已于2014年注销在平安镇的户口,但其社保参保信息未同步更新。
“一人双身份?是否存在利用双重身份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嫌疑?”核查组敏锐地抓住了问题关键。为查清原委,核查组先后赴县人社局、派出所及村委会调取资料、核实情况,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杨某作为外来上门女婿,多年前家人为其在平安镇以1951年出生年份登记户口,他借此身份自2011年9月起领取恭城县养老待遇。 2012年1月,他又利用1949年出生的原有身份,在贺州市平桂区重复参保并领取待遇。2014年注销平安镇户口后,杨某既未向恭城社保部门申报,也因已在贺州享受待遇,对恭城这边的停发“漠不关心”,导致问题长期隐藏。
“户口注销信息未同步到社保系统,身份核验环节形同虚设,这是典型的监管缺位。”该镇纪委深挖问题根源,查明相关工作人员在户籍信息比对、参保动态管理中履职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置异常情况。随即,该镇纪委对时任责任人员开展提醒谈话,督促职能部门堵塞监管漏洞。
在该镇纪委全程监督推动下,杨某重复领取的1万余元养老保险金已全额追回。此次监督不仅挽回民生资金损失,更推动社保部门建立“户籍-社保”信息定期对账机制,为民生资金筑牢“安全屏障”。(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1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