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以高质量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前段时间,龙胜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发现辖区部分高标准农田存在水管破裂不通水,导致农田无法灌溉等4个方面12个问题,随即对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提出整改建议,压实责任。
“根据整改建议,我们梳理了全县高标准农田的基本情况,目前推动问题整改9个,剩余的问题正在积极整改中。”日前,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再次回访时,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整改情况。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桂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乡村振兴各领域各环节,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各方责任,整合各类监督力量,推动农业农村、水利、财政等部门对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细化责任清单,明确工作举措,以精准监督执纪执法护航乡村振兴资金使用。今年以来,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1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6人,采取留置措施43人,挽回经济损失6820余万元。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项目申报环节虚报项目信息、编造申报材料、虚构夸大项目、套取资金等问题,对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项目资金等问题严查快办,靶向施策保障资金用在刀刃上。”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要负责同志介绍。
前不久,灌阳县观音阁乡纪委收到县委巡察办转来的关于该乡自振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蒋某某对村级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线索后,立即成立核查组开展调查。经查,蒋某某在农田灌溉水沟项目建设前,未按照“四议两公开”规定程序公开项目建设相关信息,工作不认真,对项目建设质量监督不到位,导致该村凤凰屯农田灌溉水沟仅竣工一年,就出现部分水沟底部漏底、沟体脱皮等质量问题,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最终,蒋某某受到警告处分。
恭城县恭城镇纪委以产业奖补项目为“小切口”,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整治工作,紧盯产业奖补申报、初核、验收、公示、发放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跟进监督。重点查处项目申报和公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截留贪污、虚报套取以及验收流于形式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防产业奖补资金“跑冒滴漏”,推动以奖代补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自专项监督检查开展以来,共发现奖补材料审核不细致等问题8个,群众上报数量把关不严不实问题12个,均已督促立行立改。截至目前,该镇产业奖补政策落实情况已全面核查到位,覆盖脱贫户与监测户共390户,累计发放奖补资金75.65万元。(桂林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1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