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丨大鱼
“哎哟!游局长,您这钓鱼技术杠杠的!”老李用抄网捞起鱼给游局长看,一边夸赞一边掏出手机给鱼拍照,五六斤的鱼硬是用广角拍出了二十斤的样子,“这鱼活蹦乱跳,要不今晚就去我那,我新请了个厨师,咱们来个一鱼五吃。”
“行,就去你那!还有你之前提的那个项目,到时候我叫上陈局、王局,咱们一起喝两杯,聊聊。”游局长看着鱼,乐呵呵地把老李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
游局长,原名游余,小的时候家里穷,父母给他起这名就是期望他以后能“游刃有余”“年年有余”,希望他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但游余不这么想,游余、游“鱼”,不正是说明他和鱼有缘分,以后能成为“钓鱼大师”,逢钓必上鱼。
于是游余爱上了钓鱼这个活动,一年四季都起早贪黑找窝点、寻钓位,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晒得黑黢黢的也毫不在意。起初,他都是自己行动,只偶尔会和加入的本地钓友群的群友们相约出去。但是随着他职务的升迁,游余的钓鱼行也不再孤单,陪他钓鱼的人越来越多,有时是下属,有时是老板,到最后甚至要提前三天预约才能和他钓鱼。老李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凭借自己的服务意识和高超的拍鱼技术,跻身在了预约前列,与游余关系极好,已经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
为了解决这个钓鱼“预约难”问题,老李干脆就租了个鱼塘,装修成农家乐,各类游乐设施一应俱全,专供游余去钓鱼,也为自己和其他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下皆大欢喜,游余如果想发朋友圈、想满足上鱼欲望了,就去老李开的农家乐,池塘里养的都是老李和其他老板精挑细选的鱼,密度很高,上鱼容易。如果游余想体验野生钓鱼的快乐,老李就请专业人士先走路线踩好点,再请游余前去,必定也能收获满满。一开始,游余还会拒绝,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有了“据点”,就有了门路。只要想办事的,都可以提前联系老李,打听好游余的行程,带上自己的“诚意”,在老李的引荐下找到游余。一时间,许多人的心思活络起来,因为农家乐里常常不只有一位游局长在,其他陈局、赵局、王主任、钱科长,都有可能在农家乐里碰到,如果能打进这个“圈子”,以后有什么难事就好解决了。
游余也是个会感恩的人,既然老李这么照顾自己,那肯定是要有些回报的。游局长大手一批,项目都流到了老李那。要是遇上不是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游余也会牵线搭桥,帮老李把事情办妥。而老李带过来的人,也都会有所照顾,雨露均沾。
纪委监委的同志出现在办公室门口时,游余还在和老李小声通电话,讨论城北的项目交给谁合适。
一切都发生得很快。一夜之间,游余所有的快乐都烟消云散,昔日的风光也化为虚有。在办案人员列举自己的违纪违法犯罪行为时,游余皤然醒悟,之前钓起来的鱼都出现在眼前,用尾巴狠狠地扇在自己的脸上,自己最爱钓鱼,却不曾想自己才是最大的“鱼”。
在接受调查期间,游余卸下自己的所有荣誉和身份,无数次抱头痛哭、后悔莫及,组织的信任、父母的期盼、妻儿的笑脸在他的脑中循环播放,明明光明大道摆在眼前,自己在觥筹交错、阿谀奉承中迷失自我,在享乐奢靡中坠落深渊,再也回不到过去。
移送的那天,阳光正好,微风徐徐,游余微眯着眼抬头看向蓝天,“今天真是个钓鱼的好日子。”(兴业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1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