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打出“三资”整治“组合拳” 为乡村振兴筑牢“廉根基”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莫冬冬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 18:14 打印

近日,桂平市油麻镇纪委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检查中,发现有企业未按时归还合作社本金问题。油麻镇纪委通过谈话提醒,压实镇分管领导责任,并建立全程跟踪督办机制紧盯款项回收进度,督促成功追回两个村合作社本金合计100万元,以强有力的监督实效筑牢村集体财产安全防线。

 

今年以来,桂平市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联动聚合力、以数字赋新能,推动“三资”管理晒出“明白账”,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廉动力”。

 

桂平市纪委监委将“三资”监管作为护航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中存在的管理混乱、坐收坐支、截留挪用、列支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明确全市各乡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强化“室组局”协作联动,建立健全定期调度会商等机制,合力破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难点堵点。今年以来,推动各职能部门排查出签订超长期合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成后未正常有效运行、违规侵占挪用村集体资金等突出问题19个,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建立“四个清单”,即重点问题清单、整改措施清单、整改成效清单和问责处理清单,压茬推进整改,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15个问题,4个问题正在整改中。

 

该市纪委监委聚焦“三资”领域贪污侵占、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巡察等利剑作用,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线索,建立专项管理台账,深化片区协作机制,实行线索联查、监督联动、信访联办、案件联审,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同时,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对疑难复杂案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案督办,带头攻坚破局。今年以来,全市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立案10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人,挽回经济损失156万余元,返还群众财物42万余元。其中,蒙圩镇新合村党支部书记杨某某因违规使用集体资金支付劳务报酬6.76万元,被给予政务警告处分,以严肃执纪执法形成有力震慑,切实维护了农村集体“三资”安全。

 

为实现“三资”监管常态化、长效化,桂平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压实职能部门工作责任,积极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通监督“末梢神经”。一方面,全力推动全市41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使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从2025年1月起实现会计记账“应进尽进、应记尽记”,确保集体资金流向清晰可溯、账实相符。另一方面,依托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将集体资源、资产纳入线上交易范畴,截至10月10日,全市已通过广西北部湾产权交易所完成交易鉴证33宗,交易金额达1477.21万元,线上挂牌91宗,流转土地面积4095.15亩,从源头上杜绝“暗箱操作”。同时,督促村集体经济组织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收支预警机制与资产全流程管理制度,让每一笔支出、每一项决策都晒在“阳光下”。(桂平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