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用好“第一种形态” 筑牢“第一道防线”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秦菲 王惠文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 17:22 打印

  近日,桂林市临桂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在日常监督中发现,区住建局某股室负责人佴某履行财务审核职责不到位、把关不严的问题,随即通过一场“动真格”的谈话提醒,帮助其及时纠偏,拧紧了履职尽责的“思想开关”。

 

  近年来,桂林市各级纪委监委深入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将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作为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的重要抓手,推动监督关口前移,筑牢拒腐防变“第一道防线”。

 

  该市纪委监委紧盯“一把手”、关键岗位干部、年轻干部及新提拔干部等重点人群,围绕干部入职、任职、退休等职业生涯关键节点,通过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方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及时纠正,推动“红脸出汗”嵌入日常、成为常态。

 

  精准发现问题是有效运用“第一种形态”的基础。该市纪委监委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权力运行各环节,以精准发现推动精准处置,切实提升监督质效。该市纪委监委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纪检监察组聚焦工业专项资金管理,围绕资金申报、评审、使用及验收等关键环节,通过常态化查阅资料、谈心谈话、列席会议、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嵌入式”监督,对发现的程序不规范、作风不扎实等问题及时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确保专项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为防止“一谈了之”、问题反弹回潮,全州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发现问题、谈话提醒、督促整改、跟踪问效”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实地检查等方式全程跟踪督办整改情况。同时,扎实开展回访教育,帮助受处理干部真正认识错误、卸下包袱、重振干劲。并对整改不到位、敷衍应付甚至弄虚作假的,严肃追责问责。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展整改“回头看”4轮,推动整改问题13个。

 

  通过靶向聚焦、多元施策、闭环管理等举措,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逐步构建起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常态化监督机制。今年以来,全市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干部1839人,数量与占比持续优化,“治未病”的预防功能和教育效果日益凸显。(桂林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