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故事丨保险单背后的纪律红线
今年5月,容县县委第四巡察组对县直某单位开展常规巡察。巡察组工作人员在查阅财务报表时,发现了一组连续四年的大额保险支出异常数据。
这个发现引起了巡察组的重视。巡察组组长仔细查看凭证后,眉头渐渐皱起:“这涉及400余名干部职工,可能存在决策不规范、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必须查清楚。”
巡察组迅速部署核查工作,一边继续深挖财务账目,仔细核对每一笔保险费用的支出明细、购买时间以及涉及人员,不放过任何细节;另一边则与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财务人员以及部分干部职工进行谈话,深入了解购买保险的初衷、决策过程以及相关人员对政策的知晓情况。
调查步步深入,巡察组发现了更多重要信息。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期间,该单位及其二层机构包括行政内勤、会计等岗位在内的400余名干部职工,无一例外都被纳入了人身意外险投保范围,四年累计支出保费12万余元。翻开班子会议记录本,也发现不少疑点,关于购买保险的议题仅有“为干部职工购买人身意外险”“通过集体决策”等表述,竟无一人提及“政策依据”“受保范围”等关键内容。
“我们这也是为了干部职工着想。”面对进一步询问,该单位相关负责人解释,“现在大家外出办公、下乡调研、走访项目等都存在一定风险,买份保险让同志们安心工作,也是单位对干部职工的关心关怀。”
巡察组没有简单否定这种“关怀”,而是认真对照《关于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条文,指出党政机关使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有明确的人员范围——仅限于涉及危险岗位或特殊岗位的人员,而非全体干部职工。该单位在做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的决策时,未充分考虑到相关规定的约束,在班子会议上讨论时,也没有对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和严格把关,忽视了纪律红线,导致超范围购买行为持续了多年。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巡察组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单位,推动整改。该单位随即成立专项整改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一方面,迅速启动退保程序,将超范围购买的保险费用按照规定进行清退;另一方面,修订完善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决策流程,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财经纪律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巡察不是否定合法合规的职工关怀,而是为了守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更广泛的公平。”该县县委巡察机构负责人表示,“只有每笔公款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合规合理,才能让公共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让组织的关怀真正温暖人心。”(容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1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