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以正反教育之“剑”,铸廉洁防变之“盾”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林伟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16:43 打印

  正面教育是引导,反面教育是警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纪律教育高度重视,强调“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要求“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激励作用,深入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以案示警、以案明纪”。这一重要论断为深化纪律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正反两方面教育,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对于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筑牢党员干部的廉洁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正面教育,春风化雨,润泽心灵,是引导党员干部向上向善的“指路灯”。先进典型是看得见的标杆、触得到的力量。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让廉洁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摸、可追寻的精神坐标。只有深挖地域“廉”元素,用活地域“廉”文化,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强化正面典型激励,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方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筑牢信仰之基,树立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思想观念。当党员干部从这些鲜活的榜样中汲取力量,将廉洁内化为自觉行动时,廉洁之风便能在全社会蔚然兴起。

 

  反面教育,当头棒喝,振聋发聩,是警醒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清醒剂”。反面教育不是为了引发焦虑,而是通过“见不善如探汤”的震撼,让党员干部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中,看清“围猎”的陷阱、算清“政治账”“家庭账”“自由账”。因为反面典型的“前车之覆”,比任何理论都更具穿透力;“身边人”的“滑铁卢”,比抽象条文更能触动神经。通过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学习典型案例、组织旁听庭审等方式,让党员干部看到贪腐行为的严重后果,以及贪腐人员的悔恨与痛苦,从而时刻保持警惕和警醒。这种“刮骨疗毒”式的教育,如同悬顶利剑,让“伸手必被捉”的敬畏在灵魂深处扎根。

 

  正反教育绝非简单的“一正一反”相加,而是有机融合的“化学反应”,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在正面教育方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网上云展厅、廉洁地图等,丰富廉洁文化的传播形式和渠道。注重发挥文化精品创作赛事的作用,推出更多优秀的廉洁文化作品,讲好新时代廉洁故事。在反面教育方面,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分级分类开展专题警示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常态长效,将正反两方面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只有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形成“榜样引领+警示震慑”的双重效应,才能收获正反教育的治本功效。

 

  正反相济绘就廉洁底色,标本兼治筑牢思想堤坝。正风肃纪反腐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自我革命,既需要雷霆万钧的惩治威慑,更离不开润物无声的教育滋养。以正反两方面教育为利剑,斩断腐败的根源,筑牢廉洁的防线——正面教育为反面警示注入价值高度,避免陷入“为惩而惩”的偏执;反面警示为正面引导提供现实注脚,防止沦为“隔靴搔痒”的空转。只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构建“正面引领+反面警示+文化浸润+制度保障”的四维体系,让廉洁成为党员干部的政治基因,才能以正反教育之“剑”,铸廉洁防变之“盾”,让清风正气充盈神州大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障。(防城港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