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精准监督 筑牢社会救助“保障网”
近日,桂林市秀峰区纪委监委对整治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工作开展“回头看”,该区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负责同志表示,目前,全区上报的疑似救助对象已全部核实完毕,新增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118人。
此前,该区纪委监委在推进整治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工作中发现,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流程不够顺畅,基层人员力量相对薄弱,导致对上报的疑似救助对象核实效率不高,影响政策及时准确落实。针对发现问题,该区纪委监委下发工作提示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优化救助审核流程、充实基层经办力量、强化部门数据共享与信息比对,推动社会救助政策精准高效落地。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桂林市纪委监委紧盯社会救助政策落实、资金发放等方面情况,压实有关部门工作责任、督促整改,强化案件查办、促进系统施治,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规范透明、公平可及,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针对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机构 “探头”作用,建立 “一个整治项目、一个派驻机构、一个工作方案”专项监督模式,压实民政等部门主体责任。同时,强化 “室组局”联动监督,紧盯应保未保、应救未救、资金发放不及时等突出问题,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已对17 个县(市、区)开展全面排查,推动完成整改社会救助宣传面窄、动态管理不到位等11个问题,助力新增纳入城乡低保、特困等45935人。
今年5月,桂林市七星区纪委监委在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该区七星街道育才社区工作人员在负责社区居民罗某某低保资格入户核查过程中,因对特困人员供养政策学习不深、把握不准,未能准确识别该居民实际符合特困供养条件,致使其长达4年多未能享受应有保障。针对该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对黄某某、胡某某等4名相关责任人员予以政务警告处分,并督促及时将罗某某纳入特困供养,同步在全区开展排查整改,确保应保尽保。
“我们依托信访举报、巡察反馈、审计移交及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多渠道信息,全面摸排社会救助领域问题线索,严肃查处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发放不规范等问题及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桂林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社会救助领域问题线索33件,立案2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人。
在强化案件查办的同时,桂林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剖析案件背后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短板,通过制发监察建议书、工作提示函等方式,推动职能部门开发救助对象智能认定系统,规范基层经办操作流程,完善从申请受理到动态管理的全链条制度机制,有效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化水平,切实为困难群众织密织牢生活保障网。(桂林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