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一线监督助力乡村特色产业跑出“加速度 ”
仲秋时节,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联合村香芋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挖芋头、运芋头、卖芋头,繁忙劳作的场景与古老的村落、连绵的山峦、清澈的小河相互映衬,“丰”景如画。
“生产路建成以后运输方便,我们再也不用长途肩挑、背扛芋头了。”日前,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联合村香芋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韦红先对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
此前,该县三防镇纪委在走访中了解到,联合村香芋种植基地因没有生产路,村民在运肥料、浇水、收芋头时,均要以挑、扛、背等劳作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何时通路?成了村民们的烦心事、揪心事。
群众事无小事。三防镇纪委将联合村香芋基地运输难、浇水难等问题列为问题清单,及时提交镇党委。经专题研讨后,镇里专门成立了由镇纪委监督,镇农业、国土、水利等部门牵头抓总的工作小组。在监督推动下,镇里为联合村香芋基地争取到了粤桂专项资金,建成了生产路、水渠及铁丝围栏等。如今,联合村香芋基地路通了、电来了、水到了,村民再也不用为芋头运输发愁了。
监督促发展,发展惠民生。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监督的重点内容,通过片区协作、“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将监督触角下沉苗家侗寨、种植基地等,进行“零距离”的精准监督、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着力整治党员干部“吃拿卡要”“庸懒散慢”等问题,督促推动相关部门履职尽责,解决群众的难点和堵点,助力特色产业跑出“加速度”。
“我们紧盯助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制定个性化监督清单,强化对制度执行、责任落实、权力运行、工作成效等方面的监督检查。”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持续聚焦特色产业发展中突出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不断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护航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2025年以来,该县下沉监督特色产业发展40次,查处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0个,推动解决困扰、制约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32个。在监督的推动下,该县发展了融水香鸭、糯米柚、禾花鲤、黑香猪及以林药、林菌、林禽、林旅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多渠道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