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擦亮村级监督“探头” 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日前,阳朔县白沙镇纪委在日常监督中发现,该镇某村村长王某,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收受本村范围内酒店经营者所赠财物,并为酒店经营者办理相关请托事项,违反廉洁要求。最终,王某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村级监督是基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阳朔县纪委监委立足县域实际,构建“县纪委监委统筹抓总、乡(镇)纪委主导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一线参与”三级联动监督体系,将县域内114个村(社区)划分为5个监督协作区,由对应的纪检监察室分片联系指导,通过强化统筹协作与业务培训,整合基层监督资源,推动监督力量下沉、监督关口前移。
“以前总觉得监督是上级的事,我们既不清楚该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就算发现问题也怕得罪人。”普益乡大山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邱建锋坦言。
针对部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职责定位模糊、监督方法单一、履职能力不足”的短板,该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紧扣村级事务特点,聚焦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民生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采取“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实操演练”多元模式,邀请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农业等部门业务骨干联合授课,细致讲解查阅凭证、核对流程、发现问题线索等实操方法。同时,结合该县查处的16起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村级干部违规领取补贴、侵占集体资产、在微工程中优亲厚友等问题,逐一揭示违纪行为的关键节点和隐蔽手法,通过以案促学,细化出13项具体监督方向和切入点,有效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履职能力。今年以来,共举办村务监督培训2期,覆盖220余人次。
为持续凝聚监督合力,该县着力推动监督联动机制落实落细:负责分片联系协作区的纪检监察组动态更新村级监督任务清单,围绕惠民补贴发放、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村级财务收支、社会救助申请等18项群众关注度高、易发问题的事项,纳入必查、必督范围。同时,通过“镇纪委定期带队监督、邻村交叉检查、重要事项联合核查”等方式,切实解决村级监督“偏软、乏力”问题。
据统计,今年以来,阳朔县各村(社区)村务监督委员会累计发现并上报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民生政策落实打折扣、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瑕疵等问题46个,协助乡镇纪委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1件,为集体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持续激活监督“神经末梢”,为促进乡村治理、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构筑坚实的屏障。(阳朔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