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紧盯节点强化监督 护航旅游产业发展
10月3日,桂林市纪委监委驻漓管委纪检监察组与驻在单位“组局”联动,赴磨盘山、竹江、福利、观莲、水东门、龙头山等码头及临时停靠点,就游船及排筏节日运营管理、安全生产、服务质量与码头秩序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发现交通拥堵、部分船舶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立即反馈至相关部门,督促立行立改,推动完善码头登船管理、应急处置等长效机制,确保游客通畅、安全、有序登船,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
2025年国庆、中秋节假日期间,桂林因其山水自然美、生态美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该市纪委监委紧扣“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战略定位,将护航旅游产业发展纳入节点监督工作清单,统筹市、县、乡、村四级监督力量,聚焦政策落实、项目建设、安全生产、旅游体验、涉企执法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以有力监督为游客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阳朔县迎来旅游高峰,漓江阳朔段、遇龙河、西街等景区纷纷推出金龙巡游、攀岩、徒步、露营咖啡等“节日套装”,吸引大批来自韩国、日本、英国等国的游客。在旅游市场火爆的同时,交通压力也进一步增大。
10月1日,阳朔县纪委监委在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旅游市场专项监督整改“回头看”时,发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节日期间接到多名群众关于“一些涉旅部门监管不到位,非机动车违规停放问题反弹”等问题反映。经实地走访了解,原来该问题早在节前就进行整治,但由于未形成长效管控机制,整改过后问题便“卷土重来”,影响游客体验与城市形象。
针对这一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向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反馈,并制发整改提示函,压实监管责任,督促县城管、交通等部门在景区、商圈、交通枢纽等重点路段设置联合管控点,建立“城管劝导、交警疏导、交通核资质”联合监管机制,沿热门旅游线路排查整治租车行违规引导、乱停放非机动车等问题50余个,有效遏制景区乱停车现象。
中秋节当天,市民们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温馨与出游赏景的惬意中时,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纪检监察组的干部们却以“监督不打烊”的姿态,联合驻在单位直插景区、旅行社等重点场所开展监督检查。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网络舆情等渠道了解涉旅投诉机制落实情况,同步查阅应急处置预案,对照前一日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逐项过筛,督促相关部门整改监管不力、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3个,持续净化旅游环境。
“双节”期间,兴安县灵渠景区以“古韵灵渠 粉源兴安”为主题,为游客献上星光宠粉音乐表演、“秦潮奇妙游”、非遗火壶表演等文旅盛宴,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文广体旅、市场监管等部门,深入灵渠景区,通过查阅投诉登记、实地走访景区工作人员、向游客询问等方式,发现并督促相关部门整改游客反映的景区停车难、卫生清理不及时等问题,从疏导交通秩序、整治环境卫生等方面提出整改建议,推动在景区周边开设临时停车场,开放机关停车场41个,提供免费停车位1414个,切实提升游客体验感。
这个假期,临桂区会仙镇玻璃田、四塘镇状元桥等“乡村游”持续升温,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该区纪委监委紧盯停车收费不透明、节假日交通拥堵、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发工作提示函,督促文广体旅、公安、市场监管等涉旅部门加强行业监管,纠治景点停车乱收费、农家乐餐饮乱标价等问题10个,释放乡村旅游新动能。
“我们紧盯关键节点,将监督嵌入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从12345热线、信访等平台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旅问题,推动行业部门排查具体问题,点题整治政策落实打折扣、问题整改走过场、敷衍塞责慢作为等乱象,以有力监督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桂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据初步预计,10月1日至8日,该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数941.73万人次、同比增长15.1%,实现旅游总收入106.50亿元、同比增长15.6%。(桂林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