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监督推动“梗阻路” 变“致富路”
秋分时节,大新县桃城镇宝新村的龙须菜种植基地一片忙碌景象。种植大户老冯麻利地将嫩绿的龙须菜整齐码放进筐,再扛放上车,脸上写满喜悦,“以前收菜全靠肩挑背扛,现在路修好了,我们可以直接开车到田边,省时又省力!”面对前来回访的镇纪委工作人员,他高兴地介绍着眼前的变化。
龙须菜,学名赤苍藤,是一种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藤本植物。近年来,大新县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将龙须菜作为特色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目前种植面积已超万亩,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作为龙须菜种植大村,宝新村是全县探索该产业商业化道路的“先行者”。然而今年初,镇纪委在“解民忧”走访调研中发现,该村龙须菜种植基地与外界相连的道路未硬化,路面狭窄且坑洼,农户采收费时费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该镇纪委立即将问题上报镇党委、政府,并联合镇农业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组成专项调查组,深入8个自然屯逐户走访。现场了解发现,位于山脚的产业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运输全靠人工,成本损耗率更是超过了20%,影响群众收益。
为彻底破解难题,镇党委、政府将此项工程列为“头号工程”来抓,积极对接县农业农村局,成功向上争取到134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宝新村4条特色产业道路的修建。镇纪委将该项目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监督清单,实行挂牌督办,紧盯建设关键环节,坚持靠前监督、嵌入监督,多次深入施工现场,紧盯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质量、项目施工进度以及干部工作作风等关键内容,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难题,确保工程优质高效推进。
截至目前,已完成3条产业路水泥硬化并顺利通车,路面平整坚固,宽度拓展至3.5米,同步配套建设涵洞、路肩及安全护栏等设施,有效破解了龙须菜产业发展的运输瓶颈,直接惠及宝新村898户3600余名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大新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