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强化监督 推动公益性岗位公益为民
前不久,资源县资源镇纪委对照该县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公益岗位补贴发放人员名单,逐一进村入户核查在岗情况时,发现该镇修睦、同禾、晓锦、浦田等4个村均存在公益性岗位人员实际出勤时间与补贴发放不符的情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发监察建议,督促问题村做好日常监管及公益性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同时,通过召开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乡村振兴)及其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人员集体约谈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推动问题整改,压实监管责任。
公益性岗位是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的民生实事项目,为推动公益性岗位常态化、规范化管理,资源县纪委监委紧盯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中存在的虚设岗位、冒名顶替、优亲厚友、人情安置等问题,积极探索“纪委监委+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机制,切实把好公益性岗位“入口关”和“管理环”,对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纠正一起,推动公益性岗位真正公益为民。
“在选聘环节,我们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职能作,督促相关部门严格审核申请人员资格条件,通过比对相关部门的数据,核实申请人员的就业困难状况、身份信息等,确保选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让真正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能够获得就业机会。”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确保监督实效,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分工联系制度,落实定期培训等举措,着力提升村级监督人员业务能力水平,采用“乡镇纪委+村级纪检委员+清廉乡村建设监督员”纵向联动监督的方式,不定期对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在岗履职、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抽查检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推动纠治到位。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不让公益性岗位偏离惠民初心、沦为“人情岗”“安逸岗”。
据悉,今年以来,该县共计开发了乡村建设公益性岗位1212个,截至目前共发放岗位补贴804.628万元。该县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共开展监督检查8轮次,推动职能部门对虚报上岗天数违规领取待遇进行扣减122人,清退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清退在外稳定务工人员65人。共约谈相关责任人50人次,有效纠治了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资源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