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丨兄弟情
“这只是朋友间的你来我往,算不得受贿!”光明县纪委监委谈话室里,周权攥着衣角,声音带着一丝不甘的颤抖。可眼前堆积的证据,早已将他“清白”的伪装撕得粉碎——这位曾被众人夸赞“扛得住事、挑得起重担”的年轻副局长,终究没能扛住利益的诱惑,在一场精心编织的“兄弟情”里,一步步跌入了贪腐的深渊。
三年前,周权从乡镇岗位被提拔为光明县某局副局长,面对鲜花与掌声,他没有飘,反倒带着“钉钉子”的韧劲扑在工作上,尤其是负责单位车辆管理调配这一工作时,更是半点不含糊。
恰巧,单位进行机构改革,合并部门多,公车下基层频繁,审批材料堆成了小山。周权不仅严格按规定逐项审核,还主动细化管理制度,盯着汽车维修合作商的服务质量反复敲打。有投机者想走“捷径”上门拉关系,都被他一句“按规矩来”怼了回去。那时的他,像一块淬了火的钢,透着一股子拒腐防变的硬气。
可谁也没想到,让这块“硬钢”生锈的,竟是一次看似不起眼的“意外”。那天,周权开私家车办事,轮胎被路上的碎玻璃扎破,只能狼狈地停在路边。恰在此时,一汽修公司的张老板打来了电话。听闻周权遇困,张老板撂下手里的活就赶了过来,不到半小时就换好了新轮胎。周权当即要微信转账付费,张老板却笑着摆手:“周局,看您说的,能帮上忙是缘分,咱交个朋友,以后有事尽管开口!”
就是这句“交个朋友”,像一颗石子,在周权心里漾开了不一样的涟漪。这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副局长”这个身份带来的“便利”——不用花钱,有人鞍前马后;不用开口,有人主动效劳。这份隐秘的“快感”,悄悄卸下了他紧绷的防线。
从那以后,张老板成了周权身边“最贴心”的人。知道周权爱喝茶,就带着高端茶叶上门;摸清他喜欢打牌,就组局约在私人会所、高档酒店。酒过三巡,张老板一口一个“周哥”,把“兄弟情”说得情真意切。周权渐渐忘了自己的身份,在推杯换盏间,真把这位“仗义”的老板当成了过命兄弟。
“周哥,一点小意思,您别嫌弃,以后还得靠您多关照!”当张老板第一次把装着2万元现金的信封塞过来时,周权犹豫过,最终还是收了下来。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高档烟酒、黄金首饰……张老板的“投喂”越来越频繁,周权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兄弟”的付出,自然要“回报”。当张老板带着车辆维修保养项目的资质材料,频繁出入周权办公室时,周权早已忘记当初的原则。他利用自己负责车辆管理的便利,主动牵线搭桥,在项目评审、合同签订等环节一路“开绿灯”,硬生生把这个项目塞进了张老板手里。
“周副,新合作的汽修公司送的票据,金额比合同签的多了一大截……”财务处的小石拿着一堆票据来到副局长办公室,一脸为难地说。
“多大点事,可能是写错了,让他们改过来就行。”周权不耐烦地挥挥手。
纸终究包不住火。群众关于周权“四风”问题的举报信,纪委工作人员深入核查,很快发现了蹊跷:单位的旧车维修费高得离谱,刚买的新车更是频繁换轮胎、换配件,费用远超正常水平。顺着这些异常线索,周权与张老板的“兄弟交易”彻底曝光,他被火速立案审查调查。
“我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当初那个踏实干活的自己!”周权再也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泪水混着悔恨滑落。最终,周权被双开,并移交检察机关。张老板也因涉嫌行贿,一同被提起公诉。这场用利益编织的“兄弟情”,最终让两人都站上了被告席。(龙胜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