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做实“三资”监督 护好村集体“家底子”
“我们已按要求进行了整改,重新在村务公开栏标明公示季度、公示时间并规范使用金额单位,方便村民及时了解收支情况……”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陆川县大桥镇纪委工作人员,大桥镇大桥村“两委”干部介绍了村集体“三资”公开公示整改情况。
此前,陆川县大桥镇纪委在辖区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监督检查时,发现大桥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公示未注明公示时段,公示金额单位使用不规范的问题,现场督促该村全面梳理盘点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并按程序规范填写好公示公开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资金、资产、资源“三资”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石,直接关系乡村振兴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陆川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体推进责任落实、监督检查、案件查办、源头治理,全力护好农村集体经济“家底子”,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该县纪委监委锚定责任落实,实行领导包案包整治制度,会同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专项专班,通过召开联席会、协调会等开展定期会商、调度推动10余次,促推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2个,聚焦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经济合同、债务等5类突出问题明确时间表、任务图,凝聚攻坚合力;组织各镇(村)全面开展精准清查专项行动,摸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家底”。目前,已完成全县154个村2024年度清产核资工作,累计规范村集体资源、资产登记320项,推动11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聘请第三方代理记账,助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在强化清查的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室组地”片区协作监督优势,聚焦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村集体收益分红等关键环节,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定期开展整改“回头看”,推动实现闭环管理。目前,累计发现并督促整改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22项。同时,通过信访举报、“12345”政务热线等拓宽线索来源,排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问题线索7件,立案3件3人。
为进一步织密织牢监督网,该县纪委监委注重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督质效,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大数据监督平台公开村务,督促县农业农村局运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将全县所有村(社区)对公账户纳入平台监管,加大力度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进场上线公开交易,利用产权交易平台受理业务挂网招标80宗,成功29宗,成交总价730万余元,同比增长10.33%,实现资金流向全流程可追溯、全链条可监督。
制度机制不健全,是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发生贪腐案件的重要因素。为补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短板,该县纪委监委针对监督检查、案件查办中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向县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制发工作提示函2份,督促建立完善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清查管理制度等制度机制3项,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定期公开集体“三资”管理情况,确保“三资”透明可查,让群众更加可感可及。(陆川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