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一体推进“查改治” 用心用情护民利
9月1日秋季开学当天,梧州市苍梧县纪委监委驻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到石桥中学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现场查看食堂环境卫生、学生选餐就餐、学校负责人陪餐等情况,了解“校园餐”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
此前,该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县教育局原局长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督促县教育部门和全县中小学开展以案促改,推动“校园餐”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让孩子们在学校吃得越来越放心、越来越安心,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称赞。
去年4月以来,梧州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职能,以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推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共同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开展整治工作,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该市纪委监委以清家底、理线索、抓办案、补漏洞为切入点,强化“室组+部门”联动,加强与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通报、定期会商、问题线索移交等机制,实现监督监管同向发力,严肃查处挪用私分集体资金、滥用职权处置集体资源、贪污侵占集体资产等问题,立案564件,处分463人,涉及村级“一把手”35人,追缴资金1320.72万元。
该市纪委监委坚持办案、整治、办实事同向发力,针对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发现的问题,督促推动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问题整改台账,做好动态跟踪检查,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清查登记、集体资产财务预决算、财务公开、联审联签等10多项制度,明确“必须为”和“不准为”的界限。
“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后,能更好地把‘钱袋子’都用于惠民生、解难题的事上。”该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主任介绍,在“室组地”联动监督推动下,全市884个村(组)落实了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提取公积公益金用于村组道路硬化、兴建维修农田水利设施等集体公益项目241件,慰问、资助困难群众4800多人。
病有所医是民生所盼。梧州市纪委监委坚持标本兼治,从“案”上入手,在“改”上发力,向“治”上拓展,严肃纠治收红包、吃回扣、重复诊疗等不正之风,深挖彻查通过医院药品、医疗耗材采购回扣等“靠医吃医”“靠药吃药”腐败问题,督促行业监管部门和案发单位结合“身边案”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不断净化医药行业生态。
龙圩区纪委监委查处了该区中医医院原院长黎某某利用职权为他人在医药采购等方面提供帮助,违规收受医疗耗材供应商好处费一案,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针对该起案件,该区纪委监委做细做实以案促改促治,一方面,督促案发单位加强自我“问诊”,找准权力运行风险点、制度建设薄弱点、监督管理空白点来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另一方面,对卫健系统领导班子成员、重要岗位人员等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强化以案说纪说法,推动卫健系统建立完善制度20余项,制定防控措施60条。
全市28家公立医疗机构落实“一号管三天”、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医保部门扩大集采品种范围,全市集采药品数、耗材数分别从508种增加至861种、52类增加至90类,价格平均降幅达50%,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负担……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梧州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市卫健、医保等部门坚持在解患者求医问药之困上下功夫,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难点。(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