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丨震声楼前忆往昔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宁白露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2日 15:45 打印

  近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又再一次来到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司令部旧址——兴业县城隍镇龙潭村的震声楼参观,这座屹立百年的楼房,见证了兴业从烽火岁月到繁荣兴盛的沧桑巨变。

 

  震声楼是一幢砖木结构的欧式建筑,占地面积两千多平方米,是民主人士覃震声的居所,从1939年起就有地下党员覃注礼与覃震声在这里开展革命宣传活动,1945年初,震声楼正式作为桂东南兴业抗日武装司令部。

 

  来到震声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楼前广场上巍峨耸立的烈士群雕,上面一共有10位英雄形象,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发生在1945年2月底至3月初,是一次英勇悲壮的起义,所有的领导人都在此次斗争中全部落入敌手牺牲。我站在雕塑下,看阳光照耀着烈士们的脸庞,仿佛听到他们在刑场上,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此刻忽然觉得那些冰冷的石头有了温度 —— 那是八十年前,无数热血男儿在这片土地上蒸腾的体温。

 

  听讲解员说,当年面对敌人的入侵,震声楼成了全村的堡垒。虽然覃震声家境富裕,生活优渥,但是他仍然心系百姓和家乡,为共产党员开展活动提供自己的住所和物质保障。我摸着楼门旁那道半米深的豁口,仔细聆听讲解员讲当年的事:1945年3月,这里策划并发动了震惊桂东南的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军首战攻占仁厚乡公所,后在寨德村召开誓师大会,宣布成立兴业县抗日民主政府。尽管最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而失败,92人被俘英勇就义,覃注礼、覃震声等领导人慷慨就义,但起义沉重打击了日伪势力,鼓舞了民众抗战士气,为后续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登上楼房的木梯,每一步都发出吱呀的呻吟,像是在重复当年的警报。二楼展厅里弥漫着淡淡的旧物气息,信仰之路陈列展回顾了兴业县党组织发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来研学的学生,正把笔记本贴在砖墙上专心致志地做着笔记,笔在纸面轻轻摩挲,阳光恰好穿过瞭望窗,在她们脸上投下菱形的光斑,那光影落在她们专注的眼眸里,竟像是盛着半世纪前的硝烟。

 

  在楼下的讲学堂,研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重温了这段历史。老师生动的话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轰轰烈烈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不怕牺牲、敢于抗争、保卫家园的革命精神,也让我们深知今天岁月静好来之不易,我们也要倍加珍惜。”走出震声楼,还隐约听到老师鼓励的话语。

 

  站在龙潭村头的老榕树下仰望,这座中西合璧的楼房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墙面上被烽火烧毁的痕迹是岁月无法抹平的皱纹。如今,硝烟早已散尽,它静静矗立在那里,向每一位前来的参观的人诉说着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学生们研学完成,来到楼前合影。门前广场,农户们正在晒谷,边晒边聊家常,脸上灿烂的笑容无不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小孩子们在互相追逐,阵阵嬉闹声给宁静的村落带来了勃勃生机。

 

  这段峥嵘的战争岁月,是兴业县乃至整个桂东南抗日战争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牺牲换来的。要时刻铭记革命先辈们不怕流血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他们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现在美好而幸福的生活,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值得被每一个人铭记在心。(兴业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