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下沉一线强监督 守护粮农“钱袋子”
秋日时节,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北高村粮食收购站,伴随着隆隆的手扶拖拉机声,一个个粮农经过检测、过磅、除杂、入库、退皮,有序地把余粮卖给国家,进入粮库,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卖粮的重量,与在家时称的重量,基本一致,我很满意。比去年好多了。”8月15日,在永乐镇北高村粮食收购站,粮农毛斌对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
原来,在去年卖粮时,地磅称重时的重量进位虽然在规定之内,但进位过大,让一些粮农觉得吃了亏。
“我卖粮时,与在家时称的重量,竟然少了十多公斤。”说起去年卖粮时的情景,毛斌记忆犹新。
针对粮农反映的情况,该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粮所和粮食收购点,通过访谈粮食和物资储备干部、储备粮公司、粮农,查看地磅数值、核对收粮登记本及售粮发票等形式,深入了解地磅进位问题。随后,该县纪委监委将地磅进位问题列入重点监督清单跟进监督,督促县发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单位重视群众急难愁盼,加强协调沟通,研究解决措施办法,在依法依规调整称重进位的基础下,适当调小称重进位,减小称重误差,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监督的推动下,该县发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粮食收购企业,将地磅进位调至尽可能小的幅度。同时,排查是否存在计量作弊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问题,现场提醒,督促完善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和检测工作台账,确保粮食收购计量准确可靠。
“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的‘钱袋子’。我们要立足监督再监督职责定位,紧盯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和农资供应、粮食购销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督,守护粮农‘钱袋子’。”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以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主线,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企业等粮食生产和粮食收购点进行精准监督、跟进监督。目前,该县开展粮食监督检查50多场次,推动解决问题9件。(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