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监督推动“互认”落地 群众就医持续“减负”
“前阵子在其他医院拍的片子和血检报告,到城区的医院看病也认,不用重新做检查不仅省事还省钱,真是方便很多!”前来妇幼保健院就医患者韦阿姨的感慨,折射出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带来的民生温度。
此前,兴宁区纪委监委紧盯群众就医痛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医学检查互认难导致的重复检查耗时长、费用高、排队长等问题,通过调研走访、列席会议、座谈交流、查阅病历等方式,深入城区卫健部门及医疗机构调研,梳理出“标准不统一、数据不通联、技术水平有差异”等医疗机构不会认、不敢认的问题症结,推动相关部门从制度层面破题,以点题督办的韧性督促稳步推进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落细落实。
在监督推动下,城区卫健局组织召开座谈会,开展会商会办,查找数据共享壁垒、医疗水平参差以及可能牵涉的医疗责任划分等互认工作中的堵点和阻碍,将《南宁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与整治重点问题作为提高群众就医体验感重要工作一体推进,推进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开展检查检验互认质量评价,逐步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截至目前,城区已有20家医疗机构认可同级或上级医院所做的检验、检查,患者无需重复检查,受益患者3605人次,减少群众负担16.25万元。
自集中整治以来,兴宁区纪委监委持续以清廉医院建设为抓手,坚持小切口监督、深层次透视,抓点破面,一体推进医疗领域专项整治。强化与巡察、信访、卫健、医保、市场监管、审计、财政等部门定期沟通研判、共同挖掘,督促职能部门加强行业监管,及时移送问题线索。同时,深化运用片区协作“室组地巡”四方联动机制,强力推进线索排查和案件查办,确保整治改善就医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医保基金管理等专项行动监督质效,共同守护好国家和人民群众就医看病的“钱袋子”。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立案5人,处分3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2份,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22个,建立或完善制度27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个。(南宁市兴宁区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