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靶向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苏贤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 11:31 打印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补贴,这下新生产线的设备采购资金总算有了!” 近日,玉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到玉林龙潭临港产业园区走访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时,某企业负责人拿着到账凭证欣喜地说。​

 

  此前,该市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时发现,部分企业普遍反映存在“政策不知晓、优惠难兑现”的问题,园区在政策宣传覆盖、企业需求匹配以及资金拨付流程等方面存在短板。玉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随即向园区管委发出监督建议书,通过压实主体责任、全程跟踪督办,推动园区聚焦企业痛点堵点优化政策匹配规则。在监督推动下,园区完善政策匹配规则13项,成功打通资金兑现环节的梗阻,保障4758万元惠企资金精准直达16家企业账户。此外,从企业申报到资金拨付的全程仅用15个工作日,切实让企业感受到了政策红利的 “加速度”。

 

  今年以来,玉林市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聚焦政商交往、涉企服务、政策落实、项目落地、招标投标等方面问题精准发力,监督推动有关部门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实行无休日改革,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延时+预约办”服务,推出投资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让项目办理过程企业“零跑腿”,促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同时,制定出台《玉林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构建起监督、办案、整改、治理全链条机制,坚决纠治涉企服务中懒政怠政、办事中梗阻等问题,严肃查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行为,切实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以有力举措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和廉洁经营市场环境。

 

  该市纪委监委坚持在推动服务企业上持续发力,专门设立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监测点”,通过监督办案、信访举报、网络舆情等数据资源,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搭建问题反映“直通车”,打造来信、来访、举报电话和网络举报“四位一体”受理平台,让企业诉求反映更便捷、更高效;构建贯通协作机制,主动对接市营商办、信访局、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全面搜集热点问题、难点诉求;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将第三方中介机构服务事项列为专项督查重点,着力发现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问题。

 

  为进一步厚植亲清政商关系土壤,该市制定出台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厘清政商交往边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明确政商交往“可为”“不可为”的界限,为政商交往提供遵循。正面清单明晰政策边界、突出激励担当,推动公职人员主动靠前为企业发展服务;负面清单树牢底线思维、强化反向约束,督促公职人员规范自身行为,防止党政干部在政商交往中亲清不分、为官不为。

 

  “我们对相关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并将专项监督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统筹结合,对涉及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优先受理、单独建账、跟踪处置。”该市纪委监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共起底涉及营商环境问题线索49条,对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立案6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人。

 

  同时,该市纪委监委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破坏营商环境违纪违法典型案件,选取已查办的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持续加强警示震慑,告诫引导党员干部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激励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把群众和企业的感受度作为工作标尺。(玉林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