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以案促改推动企业治理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某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曹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收受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红包礼金被严肃查处,同时涉曹某案的多名项目管理人员也被严肃处理。针对曹某案体现出来的系统性、集体性、塌方式腐败的问题,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纪委深挖案件反映出的思想教育、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组织开展系列以案促改工作,不断提升企业治理效能。
身边的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曹某案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涉案干部“年轻化”问题明显,40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65%。为强化年轻干部的警示教育,该集团纪委梳理了案件中的廉政风险点,于今年6月举办2025年第二期“青廉讲堂”,主持人利用ORID焦点讨论法,引导现场50余名青年员工思考廉洁风险点,并组织大家通过沉浸式角色扮演,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活动现场,青年员工演绎的“送礼者”满脸堆笑、言辞恳切,“拒绝者”神情严肃、果断拒绝,双方你来我往,剧情张力拉满,现场员工身临其境,以直观视角看清廉洁风险,深刻认识到违纪违规行为的危害。
同时,该集团还将曹某案改编成警示教育情景剧、剖析片,结合纪检干部“一线授廉”等方式,深入工程建设项目一线展播宣讲,并建立健全“入职—晋升—履职”全周期廉政教育机制,将廉洁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引导员工形成遵规守纪的行动自觉。
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以及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是曹某案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施工单位红包礼金的笼络下,一些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无视制度规定,对于施工单位工程计量变更、工程款拨付等有关业务,未按要求认真审核把关,便签字亮“绿灯”。同时,该集团审计部门在2025年二季度开展的审计工作中发现,某项目审计资料数据与实际发生数额相差千万,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
为此,该集团在深入剖析腐败问题背后的业务管理漏洞、制度空隙、监督缺位等深层次原因后,构建了内控、合规、风险、法务、审计及纪检监察“3+2+1”六位一体管理体系,并针对案件涉及领域开展了工程建设指挥部腐败问题、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12项“地毯式”检查,完成《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违规失职行为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等29项缺漏制度的修订完善,进一步堵塞了制度漏洞。
“曹某案涉案人员牵扯到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产业链,甚至出现少量整改报告单只有签字,却没真正落实的情况。”该集团纪委负责人介绍,为深化以案促改,该集团联合项目建设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及地方纪委,聚焦在建工程项目,围绕设计、招标、计量、变更、施工、验收和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实施全链条联合监督“七联”机制,组织各参建方纪检力量开展“多方廉动”,杜绝项目建设产业链腐败。同时,实行巡回式派驻监督模式,派出工作人员轮流到各在建项目驻点,通过明察暗访、实地调研、现场交流、分析研判等方式开展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监督。目前该集团正在开展大数据智慧监督平台建设,致力于打造廉洁风险智慧防控系统。(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纪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