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以典型案例为镜鉴,深改实改破除形式主义积弊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建设文旅项目,造成闲置浪费;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些考核隐形变异、指标繁杂,加重基层负担……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形式主义之弊,本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的现实投射,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通报中的典型问题反映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部分地方和部门仍较突出,违反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决策部署的情形仍未绝迹:有的违规开展创建示范活动、以合作为名收取费用;有的考核指标体系庞杂,频繁排名通报,过度依赖痕迹管理加重基层负担;有的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脱离实际、违背规律盲目上马项目,导致资源浪费。这些案例的查处,恰似一面镜子,既直观照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基层治理中的顽固性与危害性,更深刻彰显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深化基层减负的理论自觉与实践韧劲。
形式主义顽固难除,常与官僚主义相互裹挟、互为因果,形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恶性循环。有的上级部门热衷“层层加码”,将“责任状”异化为“免责单”,借“属地管理”甩锅推责;有的领导干部沉迷“报表落实”,把“留痕”当“留绩”,以“材料出政绩”取代“实干创实绩”。这种“官僚主义催生形式主义”的怪圈,表面看是工作方法问题,实则是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的集中体现。当形式脱离内容、手段异化为目的,基层干部的精力被严重分散,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难以及时解决。这种“虚功”挤占“实干”的现象,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对群众信任的透支,最终损害的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日不除,基层负担就难以真正减轻,党的事业发展也会受阻。各级党委(党组)必须扛起主体责任,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落到实处。要巩固深化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相关规定,举一反三、系统整改,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解决好突出问题,彻底压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空间。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部署工作、推动落实时,既不能超越阶段、违背规律,也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蛮干,更不能超出财政等承受能力搞“面子工程”;尤其要杜绝用“材料厚度”代替“工作力度”、用“数据好看”掩盖“实效不足”的歪风,从源头上防止因上级官僚主义催生下级形式主义的恶性循环。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整治形式主义没有“休止符”,基层减负永远在路上。要以此次通报为契机,既要坚决纠治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更要深挖背后官僚主义的根源,持续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纪检监察机关要铁面执纪问责,基层干部要敢于抵制纠正,群众要积极监督举报,真正形成“上下联动、标本兼治”的治理格局。唯有如此,才能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使“实事求是”成为干部的行动自觉,使“真抓实干”成为工作的鲜明底色,切实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走出新气象、新成效。(防城港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