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精准监督 让校服采购阳光透明
日前,陆川县纪委监委在开展整治利用购买校服谋利等问题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该县教育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某某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经深入调查,陈某某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学生校服供应等业务承揽方面提供帮助、违规确定校服供应商,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影响恶劣。陈某某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行为,最终,陈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今年以来,陆川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整治利用购买校服谋利等问题作为县本级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深入纠治中小学生校服选购不够规范、不够公开透明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切实保障校服选购和支付过程的阳光透明。
该县纪委监委持续完善“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发挥大数据优势开展精准监督,督促职能部门深化运用“中小学校服互联网管理平台”,对校服交易进行全流程监督,推动各学校通过平台完成1.5万余件套校服采购。同时,实地深入城区、乡镇各中小学校,对校服采购的招投标流程、合同签订、质量验收等全环节开展监督检查。通过约谈提醒、联合检查等方式,压紧压实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发现问题,狠抓整改落实。今年以来,推动职能部门移送问题线索4件,立案2件,处分2人。
监督执纪不仅是发现问题的“探照灯”,更是推动制度完善的“助推器”。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查改并重与标本兼治相统一,以县教育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某某违规确定校服供应商、破坏招投标秩序案件为典型,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向县教育局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刻反思,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全面排查校服采购、验收、管理等环节的廉政风险点,推动建立完善《中小学生校服选购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制度(试行)》等制度机制11项,规范校服选购流程、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等,确保校服选购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注重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督促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好“四课”,通过纪律教育“廉政课”、旁听庭审“现场课”、观看教育片“警示课”、参观教育基地“精品课”等活动,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在警示震慑和思想感召的综合作用下,该县教育系统5名干部主动说清违规收受校服供货商给的礼品礼金等问题。(陆川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