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从改进作风入题让高效办成一件事跑出新速度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林伟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 18:18 打印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进一步发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作用,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带动政府治理能力整体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助力高质量发展。

 

  群众期盼的,就是党和政府要干的。过去,群众和企业办事常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困境。随着“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从“不能办”转向“能办”,基本具备办理条件。但“能办”不等于“好办”,更非“高效办成”。现实中,不少高频事项仍存在流程繁琐、材料重复、部门推诿等问题,导致群众“多头跑、反复跑”,企业成本高、效率低。“高效办成一件事”直击痛点,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升级。这项改革融合“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举措,系统破解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协同难题,生动契合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根本要求。

 

  群众期盼处,就是改革的发力点。从“坐等审批”转向“主动服务”、从“各自为政”转向“协同作战”、从“机械执行”转向“创新突破”……改革的每一步都彰显着作风建设的实效,这种转变正从“个案”走向“常态”。《意见》提出“清单管理”“动态调整”“考核评价”等措施,推动重点事项清单化管理和常态化实施,构建“办得好有激励、办不好要问责”的闭环机制。这意味着“高效办成一件事”已从基层探索转向全国层面的制度化、标准化推进机制。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部门协同,推动“一次办”“一网办”“一窗办”落地,让“高效”从“短期动作”固化为“长期习惯”,切实把“服务型政府”的承诺落到实处。

 

  迎着群众期盼走,改革就没有终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至今,措施更实、成效更显。但我们不能止步于现有成绩,不能满足于“一件事一次办”的量化指标,而要以更高标准提质增效,向“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推进。这一改革不仅是政务服务效能的“加速器”,也是政府服务理念转变的“风向标”,更是改进作风、推进廉洁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群众企业办事涉及哪里,“高效办成一件事”就延伸到哪里,便民服务的温度就传递到哪里。此次《意见》既是政务服务改革成果的巩固深化,更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抓手,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注入持久动力。

 

  群众有期盼,改革有动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常态化推进,犹如一面明镜,既照见作风建设成效,也照见改进作风空间。随着《意见》出台,改革将从“点上突破”迈向“面上推广”、从“阶段性任务”转向“常态化机制”,这更需要强化部门协同、完善制度保障、提升技术支撑,进而推动政务服务从“高效”向“智慧”升级、从“一件事”向“一类事”拓展,真正实现“群众满意、企业点赞、治理提效”的跃升。各地要把群众“小事”当“大事”、企业“需求”当“课题”,在点滴中厚植为民情怀,在细节中锤炼务实作风。以作风建设的“新速度”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让群众每一次办事都能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与力量。(防城港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