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以有力监督护航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灵山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广西某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回访时,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产业项目加工车间已建成投入使用,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明显提升。
此前,灵山县纪委监委专项监督组发现财政扶持的广西某食品有限公司荔枝加工车间建设较为滞后,随即作为重点跟踪项目向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制发整改督办建议,督促及时拨付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争取各级财政资金1600多万元为企业解决荔枝产业项目建设资金难题,新建成的加工车间年加工荔枝超3000吨,带动果农增收约1500万元。
监督产业健康发展赋能乡村振兴。该县纪委监委找准监督的着力点,按照“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强监督、保落实、促发展”、“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项行动,紧盯荔枝、茶叶、奶牛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惠民惠企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监管、干部作风建设等关键环节,组建专项监督组、乡村振兴领域专项巡察组,采取“室组地站”、片区协作、“室组巡+部门”联动等监督模式,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察民情、听民意,以精准监督推动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去年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40多轮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90多个,移交问题线索8条。
案件查办是最有力的监督。该县纪委监委统筹力量开展线索处置、案件查办、专项监督等工作,深入整治服务保障乡村振兴领域不作为慢作为、吃拿卡要、贪污截留等问题,严肃查处伯劳镇原党委书记叶某某插手乡村振兴项目、武利镇龙塘村原支部书记劳某某侵占村集体资产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2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4人。
惩治只是手段,治理才是目的。灵山县纪委监委在从严查处乡村振兴领域腐败问题、持续形成震慑的同时,注重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把查办案件与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全面梳理案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找准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向相关责任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1份,推动完善建设项目管理、项目资金监管、合同管理等制度机制5项,从源头防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生,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灵山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