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强化分类施策 规范高效做好信访举报工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吕晓艺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 07:38
打印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纪委监委就群众多次举报反映藤县和平镇某村副主任占用集体林地的问题,以“包案领导+信访部门”现场督办形式,督促指导藤县纪委监委加强分析研判、找准症结,按照程序加快办理。最终,该副主任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占用林地交回村集体,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梧州市纪委监委坚持做细做实信访举报工作,按照每个信访举报件具体情况实行归口管理、精准分流、分类处置。对初信初访的,压紧压实首办责任,建立办理时限预警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对重复举报的,落实领导包案、定期调度、动态销号等措施,对症下药,积极化解群众心结;对实名举报的,适时向实名举报人了解核实情况,严格落实处理结果反馈机制,分类施策不断提升信访办理质效。
该市纪委监委建立上下联动、“室组地”联动等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挂牌督办、领导包案、带件下访、调研座谈、提级办理等措施,解决久拖不办、久办不结、超期办理等问题,确保信访举报按时高质量办结,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除了根据信访举报件的性质、阶段、诉求等进行分类处置外,市纪委监委信访室还对查结的信访举报件分类跟踪问效。”梧州市纪委监委信访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对举报属实的,督促承办部门(单位)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对举报失实的,督促承办部门(单位)进行综合研判后,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予以澄清正名。
不久前,万秀区纪委监委信访室将收到反映城东镇某村干部在道路改造项目中不正确履职的信访件交办给城东镇纪委。经镇纪委调查核实后,最终确认反映问题不属实。由于该事件造成了不良影响,镇纪委启动澄清正名程序,通过当面澄清和书面澄清相结合,既为该村干部卸包袱、解心结、增干劲,也消除了村民的误会。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