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矩带来的好处看得见”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徐维薇 整理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08:18 打印

  黎兆云,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白沙镇古板村村民。

 

  我守着漓江边上这片山水过了大半辈子。要说村里这两年的变化,最让我感慨的,就是红白喜事那套老规矩实实在在变了模样。

 

  过去,村里流传着“排场越大越有面子”的旧俗。哪家办喜事,菜品越丰盛、场面越热闹,主家脸上才越有光。之前,我们村有个村干部给儿子办婚宴,没按规定报备,超标准摆了40多桌酒席,请了400多号人,有亲戚也有普通村民,从村头摆到村尾。结果没几天,就听说他因为违规操办宴席,受到了处分,这事在村里炸开了锅。

 

  后来,镇上的干部们经常来我们村,不光开会宣传,还挨家挨户串门,跟我们拉家常、说情理,耐心地听我们提意见。慢慢地,文明节俭的道理就听进耳里、记在心里了。没多久,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白沙镇古板村委村规民约》,公布在村里的公示栏。新规矩写得明明白白:酒席规模、宴席标准、服务队伍、礼金数额都统一管起来,党员带头遵守。像生日、升学、乔迁这些事,能不办就不办;就算是办喜事,最多摆18桌,白事最多23桌。每桌菜钱不超过480块,随礼也不能超过200块。

 

  刚开始,还有些人对此议论纷纷,觉得这么办事太寒酸。可慢慢地,大家发现,新规矩带来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

 

  今年3月,我女儿出嫁。如果按老法子,光是买菜、租场地、请乐队,没个十万八万下不来。现在好了,在村头文化广场架起十来张圆桌,每家派个代表,亲戚邻里围坐在一起。请的是本村秦师傅掌勺,做的都是大家爱吃的漓江鱼、芋头扣肉等家乡菜。宴席结束后,还有打包袋让大家打包剩菜,热热闹闹又不铺张浪费。宴请的人数减少了,随礼的红包也轻了,图个吉利就行,再也不用为了撑场面咬牙硬扛。

 

  以前办酒席,主家脱层皮,宾客伤荷包。现在,人情往来轻松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往后啊,我盼着这移风易俗的好风气,能像漓江的水一样,长长久久地流下去。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