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也是自身建设史。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新征程上,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洪向华。
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真正革命的阶级”,是在进行自我革命的锻造中不断成长成熟的
记者:作为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大党,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从严管党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革命性锻造”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勇于自我革命政治品质的精准概括,应如何把握其内涵与重要意义?
洪向华:革命性锻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历史考验中,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革命来净化肌体、强健组织、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过程,其最终的目标指向是将党锻造成为全面过硬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确保党能够始终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锻造并非一时之举,而是在“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坚持不懈中逐步实现的,既彰显了我们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神特质,又开启了从严管党治党的“赶考”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这种“革命性锻造”有着严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从历史逻辑上看,百年奋斗中坚持不懈管党治党是革命性锻造的历史底蕴。我们党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进行革命性锻造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立足中国革命现实,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建党”原则、“四个服从”原则,并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实现对自身错误的深刻反思与纠正,在极其艰难残酷的环境里,努力建设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对全国执政条件下滋生的腐化变质问题和脱离群众危险保持高度警惕,通过连续开展整风整党运动、积极整顿党的基层组织、严格党员和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等方式,有力保证了党自身肌体的健康与纯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聚焦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通过对党的路线的拨乱反正、加强党内集中教育、着力开展制度反腐等途径,我们党在政治淬炼中日臻完善。
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革命性锻造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真正革命的阶级”,是在进行自我革命的锻造中不断成长成熟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论是在革命实践维度还是理论建构层面,无产阶级政党始终要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不断清除各种弱化党自身先进性的各种因素。一方面,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必须要勇于承认自身缺点错误,并围绕严密党的纪律、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不断在革命性锻造中加强和推进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身建设。另一方面,在理论建构中,不仅对错误思想和理论进行批判,更以辩证否定的思维开展自我审视,从唯物史观的创立到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建构的全过程中始终坚守批判精神。在此基础上,列宁将“创建一个真正的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核心命题。他提出:“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指出要“注意提高党员质量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此外,列宁还提出要通过自我批评、开展思想斗争、严密党的组织等措施,将工人阶级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淬炼得更加坚强有力。
从现实逻辑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革命性锻造的现实要求。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密不可分,推进自我革命关键就在于更好地发挥引领性作用,带领社会革命取得更好、更扎实的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面对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涵盖的领域极其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触及的利益格局调整极其深刻,既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极其尖锐,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任务极其艰巨,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犹如“拦路虎”“绊脚石”阻碍改革发展进程;进行伟大斗争的形势极其复杂,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解决好这些问题,应对好这些挑战,零敲碎打、修修补补不行,必须坚定不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展现新气象,引领社会革命迈上新台阶。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采取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党的革命性锻造从哪些维度上展开?
洪向华:革命性锻造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命题,也是新时代的重要实践课题。事实证明,没有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团结、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在困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党群关系,就不可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赢得历史主动。具体来说,新时代党的革命性锻造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
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一系列制度性安排保证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二是将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补足精神之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先后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这些集中性学习教育都达到了统一思想、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目的。
三是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健全组织体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四是将作风建设视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上率下、以身作则,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五是以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抓手,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纪严于法、执纪执法贯通,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并且锲而不舍抓执行。全党上下的制度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不断增强。
六是将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建章立制工作,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
七是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坚决遏制增量、削减存量,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反腐败工作,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坚持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同向发力,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不断释放治理腐败综合效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
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记者:新征程上,应如何更好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洪向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新征程上,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以改革精神破解管党治党难题,激活党的建设内生动力。改革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锐利武器。以改革精神破解管党治党难题,一是要以思想解放破除路径依赖。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必须更好地弘扬改革精神,坚决破除“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思想革新,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与教条的束缚,让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要以制度创新完善治理体系。制度建设始终是管党治党的关键抓手。要聚焦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核心,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以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治理效能。
以严的标准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永葆党的政治本色。“严”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因,也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鲜明特征。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切实把党治理好、建设强。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强根基。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体制,坚持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二是健全教育体系固根本。坚持理论武装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强党性与增本领相结合,形成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三是健全监管体系严规矩。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坚持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在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形成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四是健全制度体系扎笼子。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更加突出党的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调,更加突出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和法规制度的科学有效,更加突出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五是健全责任体系压担子。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健全分层分类责任体系,以明确责任、压实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知责、担责、履责,形成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
以系统思维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新时代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系统思维统筹历史、理论、实践等维度,形成环环相扣、协同发力的格局。在历史维度上,赓续红色血脉。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在寻根溯源、知史明理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理论维度上,深化规律性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规律性认识,保持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和实践主动。在实践维度上,紧扣中心大局精准发力。党的自我革命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要聚焦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点堵点,将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实际效能,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编辑:杨意超